此刻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十分尴尬,张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小哥,你快走吧!今天也不知是造了什么孽,真是活不了了!”李明说着就要把张启推出屋外。
“等等!我问清楚几件事情就走!”张启推开了李明的手,搬了个椅子,坐在了李达身边。
“李大哥,我想问问这里离京城有多远?”
“沿着门口一直往北走,走到村口后往左一直走,约莫半个时辰就到竟成了!小哥这是要去城里找亲戚?”
李达低着头说道。
“那倒不是,晚辈不才,有点小手艺,看能不能去城中找个差事。”
李达此刻抬起了头,缓缓说道:
“听你口音像是外乡人!京城对于外乡人找差事,有着严格的要求。先要找牙行办个籍牌,然后才能去各家寻找差事。”
张启又询问起怎么找牙行办理,这时李明插了一嘴:
“要是找官牙行,至少要三百文;但如果你去城东找逍遥宗的牙行,那就不要钱。”
“还有这好事,那麻烦小哥把这什么逍遥宗的牙行地址告诉我。我若能找到差事,看能不能先支些铜钱给你们应急。”
张启说的是真心话,可李明接下来说道:
“你还真是天真!他们表面上不收钱,可条件就是每个月的工钱他们要拿走三分之二。”
张启直接吓了一跳,这不是妥妥的高利贷么;李明看到吃惊的张启,表示这就是现实。
“看来只能走这条路了,李大哥,我初来乍到,这人生路不熟,能否劳烦二位带我去京城。”
对于张启的请求,李明自是不太愿意的,如今他哪有心思管他人的闲事。
倒是李达想了许久,答应自己陪他走一趟,毕竟都是可怜人。
李明听闻极力的反对,可终究说服不了自己的父亲。
“行吧,行吧!那爹你快去快回,我们还得趁早想个法子,先不说夏税的事情,米缸也快要见底了。”
李达没有说话,叹了叹气,带着张启出了门。
去往京城的路上,张启就像刘姥姥一样,四处张望。
现代的高楼林立,虽然宏伟,可少了许多灵气。
微风拂面,百鸟齐鸣,这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让张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贴近大自然。
也让张启的心情舒展了不少,碍于一旁的李达,他不敢有太多的表情。
“启哥儿,前面就是京城城门了,我们离宋门比较近。”
李达的话语打算了张启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来。
虽然自己家里刚刚遭遇了诸多糟心的事情,但他想着日后张启要独自在京城闯荡,还是打起精神,给张启大致介绍了一下汴梁城的情况。
从他的话语中得知,汴梁城很大,光城门就是十几个,宋门是离他们村子最近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