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长些的官员摸着胡须,缓缓说道:“老夫在朝堂为官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情形。”
“这皇太孙殿下年纪轻轻,却有这般雄厚的财力和强硬的手段,日后恐怕更难对付了。”
他的胡须很长,随着他说话的动作轻轻晃动。
有个官员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这可如何是好?”
“照这样下去,咱们在朝堂上还有什么话语权?”
“咱们的意见在皇太孙殿下那里就如同耳边风,根本不被重视。”
“咱们这些官员本应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可现在倒好,感觉咱们就像多余的一样。”
“长此以往,咱们只能沦落为皇帝的附庸,这可不是咱们想看到的。”
“咱们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难道就是为了做个摆设吗?
这个官员说得有些激动,脸涨得通红,发泄心中的不满。
旁边的官员也附和道:“长咱们平时在朝堂上也算是尽心尽力,为国家的大事出谋划策,可现在殿下似乎根本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这个官员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无奈和委屈。
这时,一个官员眼睛突然一亮,小声地说:“诸位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个官员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
其他官员纷纷看向他,一个性子急的官员说道:“都到这个时候了,有什么想法你就快说吧,别再卖关子了。”
“咱们现在都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你要是有什么好主意,说不定能救咱们于水火之中。”
这个性子急的官员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透着急切。
这个官员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外人后,压低声音说:“咱们要不要从战争之中入手,让燕王朱棣等人吃个大败仗。”
“这样一来,皇太孙殿下看到战争失利,也许就会收敛他锐意进取的态度,咱们也能重新在朝堂上发挥作用。”
“你们想啊,燕王朱棣在外面打仗,如果他打了败仗,殿下肯定会重新考虑军事发展的事情。”
“到时候,咱们再提出一些关于民生的建议,殿下说不定就会重视咱们了。”
这个官员说得头头是道。
他的话一出口,其他官员都陷入了沉思。
一个官员犹豫地说:“这恐怕不妥吧,燕王朱棣可是王爷,而且战争之事难以操控,万一被发现是咱们在背后搞鬼,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咱们可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就把自己和家族的性命都搭进去。”
这个官员的脸色变得煞白,他的身体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
另一个官员也说道:“是啊,燕王朱棣手握重兵,而且深受皇上和皇太孙的信任。”
“咱们要是在他的战事上动手脚,风险实在太大了。”
“而且,就算我们成功让燕王朱棣吃了败仗,皇太孙殿下也未必就会改变主意。”
“说不定他还会更加坚定地发展军事,以雪前耻。”
“毕竟殿下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左右。”
这个官员皱着眉头,表情十分严肃,他的眼神中透着担忧。
之前提出想法的官员争辩道:“可咱们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如果不做点什么,咱们在朝堂上就只能越来越没有地位了。”
“咱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虽然这个办法风险很大,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咱们可以做得隐蔽一些,不让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