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好,到了那边就有大量土地耕种,还免税。”
旁边一个年轻人眼睛放光,急切地说:“是啊,大哥。我早就想出去闯闯了,在这小村子里,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听说那边土地肥沃得很,只要肯下力气,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另一个年轻人也跟着附和:“没错没错,而且朝廷还会派兵保护咱们,不用担心那些蛮夷欺负咱们,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然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却皱着眉头,满脸不舍地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想得太简单。”
“咱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了,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这说走就走,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那新地方再好,可咱也没去过,谁知道会遇到啥?万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尽管百姓们有不同的想法,但在官府的大力宣传和鼓励下。
大移民、大迁徙运动还是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朱允熥亲自坐镇指挥。
他看着挑选出来的官员,严肃地说:“咱把这移民之事交托于你们,你们要时刻牢记,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的根基。”
“若有丝毫懈怠,咱绝不轻饶。”
“是,殿下!”
众官员齐声答道。
于是,这些官员们奔赴各地。
在一个小镇上,那位老官员对着聚集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桂王殿下对大家的移民之事十分关心。”
“殿下说了,只要大家愿意前往新地方,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由朝廷安排妥当。”
一位百姓问道:“大人,那要是路上生病了怎么办?”
老官员微笑着回答:“乡亲们不必担心,我们会安排随行的大夫,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在移民的道路上,长长的队伍蜿蜒前行。
人们有的赶着牛车,车上堆满了简单的家当。
有的背着行囊,扶老携幼地走着。
虽然路途遥远且艰辛,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项大移民、大迁徙,对整个大明有着莫大的好处。
首先,留在本土的百姓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耕种,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对于新征服的土地而言,大量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这些移民开垦荒地,种植作物,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让新的土地迅速融入大明的版图。
再者,随着人口的流动,不同地区的文化、技术也得到了交流和传播。
新的生产技术、手工艺等在各地传播开来。
……
晚上,朱元璋放下奏折,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双眼。
忽然他转头问自己的孙子朱允熥:“允熥啊,咱今日忽然想起一件旧事,咱一直都有迁都的想法,你对这事儿怎么看?”
他一直都有迁都的想法,只不过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让他心力交瘁,国家诸多事务也需重新调整布局,于是就把这件事给搁浅了。
如今大明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自己的孙子朱允熥也越来越有本事,完全有能力继位治理国家。
而且大明的版图随着征战不断扩大,金陵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在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土时就显得有些局限了。
所以干脆就拿出来重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