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厚重的大门将他与外界隔绝,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朱允炆无力地滑倒在地上,泪水不停地滑落。
他知道,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朱允炆被囚禁在东宫,吕氏被赐死,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如今,百官们都清楚,日后继承皇位的必然是朱允熥了。
朱允熥在处理诸多事务以及安排各项计划时,所用之人皆是他的亲信,没有任用朝堂上的任何一位官员。
这就使得朝堂上的官员们都很郁闷。
在宫廷的偏殿中,几位官员聚在一起,私下里议论纷纷。
一位文官皱着眉头,满脸的郁闷,忍不住发牢骚道:“这桂王殿下,怎么就不任用我们这些朝廷官员?”
“我们在朝堂多年,经验学识哪点不比他那些亲信强?”
“想我为朝廷殚精竭虑这么多年,如今却似那无用之人一般。”
旁边一位武官也附和着,粗声粗气地说:“是啊,咱们为朝廷尽心尽力,本以为新殿下上位会有咱们的用武之地。”
“现在倒好,连个机会都不给。”
一位老臣捋着胡须,摇头叹息:“殿下此举,实在是让老夫难以理解。”
“我等都是一心为大明,如今却只能干看着,有劲使不出。”
“莫不是殿下觉得我等曾与吕氏或者朱允炆有过往来,便不再信任我等?”
另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这可如何是好?若一直这样被闲置,我等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难道以后就要这样无所事事地度日?”
朱允熥这边,凭借他那高效的情报机构,将所有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
然而,他对这些事情压根就不理会。
在他心中,有一件更为紧要的大事亟待开展,那便是修路。
朱允熥深知,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如同人体的血脉一样不可或缺。
在他的规划里,只有把路修得又宽又平又坚固,才能在瞬息之间把军队和粮草运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当下,大明正处于向外开疆拓土的关键时期,这样的路就如同是大明帝国延伸出去的手臂,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所以,他干脆花费大量的积分,从系统中兑换出了一整个团队。
朝堂之上。
朱允熥朗朗开口:“皇爷爷,孙儿今日有一要事想向皇爷爷提议。”
朱元璋微微坐直身子,带着几分好奇说道:“哦?允熥,你且说来。”
朱允熥上前一步,沉稳地说道:“皇爷爷,孙儿想在我大明境内大力修路。”
“路修好了,于我大明有诸多益处。”
朱元璋摸着胡须,思考片刻后问道:“修路之事,耗费巨大,你可有周全的考虑?”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回答:“皇爷爷,孙儿自是考虑过。”
他将自己修路的提议详细阐述了一番。
官员听到朱允熥的提议后,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们都觉的朱允熥太急了。
可偏偏无论是国库的钱粮,还是其他方面,大明反而越来越好,丝毫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只有他们这些官员的地位处境越来越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