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堂下百官那各异的表情,心中别提有多爽了。
以往,他只要一提打仗的事儿,这些个官员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各种理由和借口。
这个说国库不足,打仗没钱。
那个说战后建设困难重重。
被他们说的,打仗对大明来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现在他们还想用这些老掉牙的借口来阻止他的大孙,结果被他大孙一句话就说得哑口无言。
朱元璋心里暗自得意:“真当咱大孙跟咱似的,没钱?”
“咱大孙在海外可是弄到不少好东西,那金银财宝就像流水一样进账,有的是钱,这些官员还在这里瞎操心。”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畅快,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然而,依然有官员不死心,站了出来。
“陛下,殿下,臣以为此事仍需谨慎对待。”
“虽说殿下在海外有贸易往来,但扩张领土之事耗费巨大。”
“我大明本土有许多地方的农田灌溉极为不便。”
“若将这些钱用于修建灌溉沟渠,改善农田水利,那粮食产量必定大增。”
“百姓也能丰衣足食,这才是关乎大明根基的大事。”
“陛下,殿下,老臣也觉得,我大明的桥梁建设亟待加强。”
“臣觉得我大明的纺织业也需要资金扶持。如今的纺织技术相对落后,织出的布料质量不高且产量有限。”
“我大明的驿站也需要好好整顿,现在很多驿站破旧,驿马不足,传递消息的速度大打折扣。”
“如果把钱用在修缮驿站,补充驿马,提高通信效率上,那朝廷的政令就能更快地下达。”
“地方的情况也能及时反馈,这对大明的治理可是大有裨益。”
不少官员,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朱允熥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话,眼神依然沉稳。
等他们都说完了,朱允熥看着他们,缓缓地说了一句话:“海上贸易的财富,想必你们已经看到。”
他去北方的这段时间,海上贸易已经返回大明好几次,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朝堂上的官员们听了朱允熥的话,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们想到海上贸易带回来的财富,心中各有想法。
那些之前强烈反对扩张领土的官员,心里开始打起了鼓。
“陆地上的贸易,能给我大明带来的财富不亚于海上贸易。”
朱允熥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话一出,朝堂上的官员们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愣住了。
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嘴巴也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怎么可能?海上贸易已经是闻所未闻的巨大财富来源了,这陆地贸易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陆地贸易?咱大明周围都是些什么地方,那些蛮夷之地能有多少财富可赚?”
“老夫在朝堂多年,从未听闻陆地贸易能有如此巨大的潜力,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如果真的有足够的钱粮支持,扩张领土也许能为我大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可万一这海上贸易出现变故呢?”
紧接着,朱允熥分析起来大汉打通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又说了海上丝绸之路给宋朝带来的收益。
“所以,无论是陆地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朱允熥直接把一带一路的概念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