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和徐辉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
不少官员看到朱允熥对李景隆和徐辉祖的安排后,那精明的脑袋瓜就像被点亮的灯笼,立马反应过来。
“既然桂王殿下能给这两人安排跟着燕王他们征战的机会,那咱们也得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于是,这些官员们直接去找了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三人。
官员们来到燕王朱棣的府邸。
“燕王殿下,您看那桂王殿下安排李景隆和徐辉祖跟着您征战,此乃建功立业之大好机会。”
“我们这些人,一心想为大明效力,恳请殿下也给我们个机会。”
朱棣皱了皱眉头,有些为难地说:“诸位大人,本王此次出征,乃是军事大事,需得听从桂王的安排。”
“桂王殿下未曾提及诸位之事,本王也不好擅自应允。”
而在秦王朱樉的府上,官员们也是七嘴八舌地说着。
“秦王殿下,末将听闻桂王殿下的安排,心中甚是羡慕李景隆和徐辉祖。”
“末将自幼习武,在战场上也有些经验,愿追随殿下您征战沙场,为殿下您冲锋陷阵,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樉挠了挠头,说道:“本王知道诸位的心思,可这事儿不是本王一人能决定的。”
在晋王朱棡那里也是类似的情况。
“晋王殿下,我们都想跟着您去征战,在军中闯出一番名堂来。”
朱棡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这些人,怎么突然都想跟着本王出征了?”
“本王可不想因为你们而坏了军中大事。”
这三王可不像朱允熥那般果断。
朱允熥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总能像快刀斩乱麻一样,迅速做出决定,毫不拖泥带水。
但这三位王爷,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
毕竟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而且这些官员在朝堂上也有着各自的势力和关系网。
他们没办法像朱允熥拒绝所有人那样果断地全都拒绝。
因此,犹豫纠结之后,他们三人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和朱允熥。
朱棣、朱樉和朱棡三人来到朱元璋和朱允熥面前。
朱棣率先行礼后说道:“父皇,大侄子,我等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告。”
朱元璋微微抬了抬眼皮,说道:“何事?说来便是。”
朱棣看了一眼朱允熥,然后说道:“父皇,大侄子之前安排李景隆和徐辉祖之事,引得不少官员前来我等府邸。”
“他们恳请能随我等出征,我等本想拒绝,但考虑到诸多因素,便决定请父皇和大侄子拿个主意。”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问道:“大孙,你怎么看这件事?”
朱允熥听到皇爷爷的问话,微微低下头。
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沉稳地说:“既然是找三位叔叔。”
“那这些人就三位叔叔看着处理吧,其余的我不管。”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没有丝毫的波澜。
朱棣、朱樉和朱棡三人听到朱允熥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以为大侄子会铁面无私的让他们把这些人全都赶走、
朱元璋听到朱允熥的回答,也是笑了起来。
他原本还担心朱允熥年轻气盛,不懂得在这些事情上通融,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朱元璋心中暗自想道:“这孩子,处理事情越来越有分寸了,懂得权衡利弊,也懂得给人留有余地,果然没有辜负咱的期望。”
朱允熥其实也知道朱元璋他们的想法,他心里就像明镜一样。
但他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些官员如果不进入到自己成立的军事部门,就影响不到他的抉择和后续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