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轻轻摸着胡须,想了想后说道:“这是好事。”
“你们几个平日里无事可做的时候,不是这儿捣鼓捣鼓,就是那儿弄出些动静,净闹些幺蛾子。”
“如今就听我大孙的安排吧。”
“允熥这孩子心思缜密,考虑事情周全,跟着他的安排走,准没错。”
朱棣恭敬地回应道:“儿臣遵旨,允熥侄儿的主意确实不错,儿臣定当全力配合。”
朱樉也跟着大声说:“儿臣也听允熥侄儿的。”
“他可比我们有头脑多了,就像那诸葛亮在世一般,儿臣就等着听他差遣了。”
朱棡则沉稳地说:“儿臣亦无异议。”
“允熥侄儿的谋划有条有理,儿臣定会按照他的安排行事。”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紧接着说道:“那明日就在朝堂上商议此事。”
“这事儿啊,得让百官们也都知晓知晓,听听他们的看法。”
“毕竟这是关乎我大明的大事,可不能草率。”
第二天的朝堂之上。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下的百官。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朝堂内回响:“咱昨日与诸位皇子和皇孙商议了一件大事。”
“咱打算继续扩张我大明的领土。”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
百官们先是满脸震惊。
“陛下,这扩张领土之事,可非儿戏啊。”
“远方之地,路途遥远,且不说那行军打仗的艰难,单是那未知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就充满危险。”
“陛下,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陛下,臣以为这是好事,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那些蛮夷之地,自然得纳入我大明版图。”
“陛下,这打仗就是烧钱,且不说粮草军械的耗费,单是这士兵的抚恤金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一旦战争开启,必定会加重百姓的赋税,到时候民不聊生,可就违背了我大明以民为本的初衷。”
“陛下,即便我大明有能力征战,可这战后的领地建设也是个大问题。”
“那新的领地,百姓如何治理,文化如何传播,就像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眼前,这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和人力。”
“陛下,臣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大明自建立以来,一直在休养生息,如今国力强盛,正应该积极进取。”
“那远方之地,多为化外之民,风俗迥异,难以驯服。”
“我大明若是强行征服,恐怕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难以自拔。”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声、赞同声、担忧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了一团。
就在这时候,朱允熥缓缓地站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诸位大人,不必担忧。”
“所有钱粮,本王会出。”
“这打下来的领地建设问题,我也会负责到底。”
百官们听到这话,顿时鸦雀无声。
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