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因此大打出手后,耳背老太太不再提起此事,她享受起平静的晚年生活,在院子里的小居所安心度日,几乎不再外出。
仅有偶尔,在大娘陪伴下,她会在白日出来散步或者洗澡。
此时,大家纷纷追问关于抚恤金的事情,易忠海明白再拖延下去已经不合适。
然而,还没等到他开口,何宇柱便抢先发言:“如果大伯不介意的话也不必说了,工厂的规定大家都清楚,像贾东旭这样的因工去世,肯定是按照最高等级的补偿处理,金额大致是500元。”
话音刚落,贾张氏情绪激动地插言道:“这笔钱是我要用来养老的,谁也别想动!”
此话一出,立即引来院子里上百人纷纷议论。
“养什么老?”
有人惊讶不已。
旁边有人评论道:“还那么年轻就开始享受养老金的生活了,而且早已经有了孙辈,这难道还需要靠别人的救济来养活自己?”
“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还得贡献自己的钱?”
有人更为生气地质问道。
事实上,贾张氏的话等于间接证实了那笔抚恤金确实是500元,而且几位负责人至今尚未提及此事。
何宇柱弯腰拾起凳子,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我捐款?真是岂有此理!”
说完便径直离去,留下一众不满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离开。
易忠海脸色铁青,看了一眼贾张氏,再转向刘海中和阎埠贵,显得十分为难。
刘海中起身上前,安慰地说:“易兄弟,帮忙的事情我是乐意做的,但是……”
他瞟了一眼贾张氏,轻轻摇了摇头后离席而去。
见状,贾张氏焦急地询问:“一大爷,这样就算了吗?我们的捐款该怎么办?”
阎埠贵微笑着站起来指示旁边的助手,“把家具都收回去。”
“老易,我先走一步了。”
面对贾张氏的情绪反应,易忠海无奈地说道:“老太太,你能不能稍微冷静点?”
“我为何要保持沉默?”
贾张氏生气地站起,正想要与易忠海争辩时被秦淮茹急忙制止,并对易忠海道歉,“大爷,我母亲有点糊涂,给你添麻烦了。”
“唉……”
易忠海叹息,“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也就没办法了,不过何宇柱这个人实在太自私了些。”
“捐款的事情就不用考虑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去厂里工作,并尽快把户籍迁入城里,这样才能让家里多获得些分配给城里的粮食配额。”
“而且,捐赠粮食这件事可能也没戏了。”
“这可是粮食啊……”
贾张氏还想说更多。
“妈!”
秦淮茹含泪阻止母亲继续争论,然后瞪了她一眼后独自朝家门方向移动。
易忠海再次摇头叹息,“淮茹,你先回家休息一下,明早跟我去厂里吧!”
……
回到家后,何宇柱将今日发生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雯丽和何雨雨听到这消息都非常震惊,不解易忠海为何要这样做以及他背后的目的何在。
何宇柱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嘱咐两人要多加留意,因为自家每周只能回来一趟。
第二天,秦淮茹在易忠海的陪同下去了工厂,迅速办好了接替工作的手续。
接着,她带着文件去了街道办事处,再凭街道办事处的证明前往红星公社,最后回到秦家村的生产大队完成了所有手续。
作为一个年轻的怀孕寡妇,她在各机构都得到了优待,很快便将户口迁至城市。
次日,她又前往相关部门办理了粮票和副食品供应卡。
家中确实有一定积蓄,即使以前购买高价粮,但由于贾东旭的技术等级较高,他厂里的福利使他能够购买一台缝纫机,因此家庭存款并不会少。
秦淮茹手中确有资金,而贾张氏每月还会收到贾东旭提供的三元赡养费,否则她也不会向秦淮茹讨要这笔钱。
对于易忠海来说,他此时的心情与何宇柱无关。
他仍与家人住在文家,孩子白天有人照顾,直到孩子满三岁才能报名育红班。
到了那时,何宇柱计划再生一个孩子,并打算全家回老家暂住一段时间。
没有见到他们,易忠海的心反而平静许多。
不过,有一天,何宇柱没有见到许大冒和娄小娥。
原来,许大冒去乡下放电影了,恰好与贾东旭去世一周年的时间冲突。
而娄小娥因不会做饭,独自一人在家里也没多少意思,于是回到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