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何宇柱做私活赚得更多,但表面收入上的胜利已经足够让她感到满足了。
眼看新年即将来临。
这天,何宇柱回到家,雯丽马上问道:“柱子,你能不能搞到一些粮食?”
“是父母家里的粮食不够了吗?”
何宇柱直奔主题。
“倒不是父母家,是大姐家。
那两个孩子吃得很厉害。”
雯丽清楚家里的粮食分配情况,他们一家三口虽有定量配给,但主要依靠额外渠道,就连普通的玉米面也要过筛才食用,这种细致程度,一般家庭很少能做到。
何宇柱果断答道:“今晚我就去一次,直接送到父母家,他们住的地方 ,如果大姐或二姐需要,可以直接从那里取些。”
“我们可以趁着过节的时候带上雨雨一起去,在那里能敞开肚子吃,自家却不行。”
雯丽听后开心地说道,“这样做会不会有问题?”
“你放心好了!”
何宇柱笑着说,却没提物资的具体来源,“咱们先吃饭吧。”
一家人围桌吃饭,饭后何宇柱推着车准备出门。
“柱子,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
邻居阎埠贵在门前拦住他问。
“嗯,雯丽家那边有点事,我吃完饭就去看看,尽量早点回来,麻烦你别太早关门。”
何宇柱解释道。
“好的,没问题!”
阎埠贵看到他没有带什么可疑物品,便放心让他走了。
何宇柱骑车前往雯丽的娘家。
夜晚街头宁静无人,何宇柱一只手扶住自行车,另一只手持手电筒照明,因为觉得车上装的灯不仅照明效果不好,还容易出事故,所以选择手电筒更安全。
抵达雯丽家所在的巷口,何宇柱四处打量一番,从自己的特殊储物空间中拿出一些物资,推车进了巷子。
“啪啪——”
拍门环后,里面传出问话声:“谁啊?”
“妈,是我。”
何宇柱回答。
“柱子?”
文母连忙开门问道,“你怎么来了?”
“给您送点东西,进来再说吧。”
何宇柱看了一眼周围,提着车径直进了门,车载着不少物资。
文母立即领会,快速关门后问:“这么多,会不会有问题?”
“没问题,这些不是厂里的,我也不敢乱拿厂里的东西。
不过,作为厨师,在北京找点物资并不难。”
何宇柱的话不全是虚话,以前的职业经历让他认识了不少同行朋友,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二人走进院子,何宇柱立刻开始卸货:“这是百斤白面粉、经过筛选处理的百斤玉米面、五斤鸡蛋、两只鸡,还有五斤羊肉!”
“这么多!”
文母既感动又感激,她清楚小女儿雯丽家里一贯食物充足,但农村今年收成不好,城里也减少了供应。
即使家里只有她和丈夫两人,但想到还有女儿这一份。
文父穿上外衣,走出了房间,说道:“柱子,这么多东西,怎么帮你们家解决困难呢?”
“爸爸,您别担心。
不过记得让大姐和二姐每次少拿点粮食,毕竟她们家附近杂住户多,人也多。”
何宇柱提醒道。
“可以少拿点,多跑几趟,白面也是,两位老人自己也多留一些吧。”
“等元旦,我会带着雨雨再来,而且逐渐给你们送东西过来,这样不会那么引人注意。”
文父点点头,说:“说得对,还是要小心些,柱子,你一定不能犯错!”
“您放心,这些都是从大酒楼买的,那里物资相对充裕。”
何宇柱简短回应后,把东西送进厨房,整理了下衣服,骑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