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改革中的‘人情税’?”
李夫子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意味不明的神色,紧接着追问道。
凡是心存改革之志的,绝对不可以口说无凭。
若是只会嘴上说说纸上谈兵,但是连人情税这些个事儿都不知道的话,那周老爷子这次可就是真的看走眼了。
听道李夫子这话,姜孟川想了想,很快便答了出来:“若要杜绝‘人情税’,学生认为当设立独立的巡查机构,并由外地官员担任巡查一职,以减少地方利益勾结。”
“此外,应简化赋税手续,令百姓直接上交官府,减少中间环节。”
这种问题也算得上常见常新,该如何去做大家基本上都是心知肚明。
但至于怎样做才能有效率能够实施下去,反倒是最大的问题。
随着姜孟川一番话的落下,李夫子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这姜孟川不仅思路清晰,还能抓住关键问题,确实是个好苗子。
但自己若是轻易显露态度,让对方骄傲起来了可怎么办?
李夫子正准备最后再敲打一番,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夫子在忙吗?竟连茶也未奉上一杯。”
门帘一挑,一个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迈步而入,正是县衙中的陆师爷陆生和。
看到陆生和前来,李夫子微微一愣,随即起身还礼:“陆师爷有何贵干?”
“无甚大事,只是今日来府学办些琐事。”
“听闻夫子正在考较一位新学子,便过来瞧瞧。”
陆师爷目光一转,落在姜孟川身上,嘴角带着些许笑意:“哦?这位学子我倒是有些眼熟。”
姜孟川连忙上前施礼:“见过陆师爷。”
“果然是你。”
“当时院试你名字漏掉一时,还是我亲手操持补办的。”
陆师爷笑容更深,状似无意地问道:“你怎么来府学了?”
李夫子淡淡解释道:“是周老爷子推荐此子前来,老夫正在考察他的才学。”
听到这话,陆师爷眉头微挑,目光在李夫子和姜孟川之间流转,心中已然明了。
这李夫子,怕是想卡一卡姜孟川。
“李夫子啊,姜孟川这年轻人,我可是了解的。”
“他不仅学问扎实,而且心思灵活。”
“若是培养得当,定能成材。”
陆师爷语气不疾不徐,状似闲谈,实则暗中表态。
随着陆师爷一番话落下,李夫子心中微微一凛。
陆师爷竟然为这姜孟川说话?
难不成此子还与县衙有什么关系?
“陆师爷既如此看重此子,老夫便不再为难了。”
李夫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随即望向姜孟川开口说道:“姜孟川,你自今日起便可以进入府学学习,希望不要辜负周老爷子和陆师爷的期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