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落在内府签发了一系列新的指令。
挥毫之间,便是一亿钱抛出。
“目前,平药铺每年仅需一百多万钱便可维持运转,而锐子院与居养院的开销尚不明朗,就让这一亿钱能支撑多久算多久吧。”
“嗯……还需要改变大秦医者的心态,不要再敝帚自珍,将治病的方法藏着掖着!”
张落搁下笔。
“加上这新的一亿钱和此前的各项零散支出,经系统换算后共积攒了一千一百多积分,足够连续抽奖十一次了。”
而在章台宫外,嬴阴嫚闻讯急忙赶来寻找张落,却扑了个空。
原本她还想在宫外等待张落,再送他回去。
但当得知张落去了内史府而非早退时,
“看来张上卿有重要的事处理,我稍后再找他吧。” 嬴阴蔓摇摇头,略显郁闷但也懂得轻重缓急。
“上卿,今年各郡县的新税赋及粮草在本月内就将全部入仓。”
“另外,太仓的数据表明,今年楚地会稽和齐地临淄的田租大致与往年持平。”
“至于市场行情方面,齐地的粮价有所上涨。
最便宜的粟米,价格从一石两百五十钱涨到了两百七十钱。”
内史府中,张落还未离去,正忙碌的官员匆匆来报。
听到这些报告,张落微微皱眉。
楚地与齐地,正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连最便宜的粟米都涨了二十钱,其他物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不难想象其影响有多大!更何况大秦境内的其他地区,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都稳步上升,唯有楚、齐两地持平?”
他还记得之前自己抽中的粮食增产卡,自动启用后,使得十年内粮食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五!
此外,曲辕犁、水车等先进技术也已推广至各个郡县。
这些地方官若不好好推行新农具,那真就是脑子进水了,难不成还以为大秦的监察和御史台是摆设?
“命平准令来见!”“遵命!”
内史府设有太仓令和平准令两个职位:
太仓令负责太仓内的粮食收储管理;
平准令则掌握京师及各地的物价和转贩事务,并在物价上涨时进行调控以稳定市场。
不久,平淮令伏胜前来觐见:“上卿,卑职伏胜拜见。”
张落一怔,“伏胜?我记得你不是博士馆的博士吗?”
“回上卿,确是如此。
虽然我现在担任平淮令,仍兼顾博士馆之事,只是通常在晚上才会处理。”
“明白了。”张落点点头。
这是位勤勉之人啊。
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合适人选,所以冯去疾才不得不委以他此重任。
张落沉思片刻,
“对了,齐地物价上涨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想到眼前这个人是个儒家学者兼博士馆出身,字子贱,他忽然又联想到他有一个叫司马迁的学生。
“卑职已经知晓。”
“那你立即前往齐地。
那里人口众多,粟米价格上涨,急需你去压低物价。” 听完这些话,伏胜轻轻叹息了一声。
“上卿大人,在下原本就是齐国人,齐地粟米的价格一般都在两百钱左右。
即便是齐国覆灭之前或遇上天灾的时候,粟米的价格顶多也就两百五十钱。”
张落挑了挑眉:“嗯?你确定吗?”
“在下绝对确定。”
“既然你是平准令,那就走一趟齐地,确保物价稳定,同时也调查清楚具体情形。
如有需要向廷尉报告的,我也不会手软!”
“伏胜遵命。”
张落将手中的齐地物价文书放下。
“齐鲁地区的情况颇为复杂,儒生、商人和贵族交错纠缠。
若遇到异常情况,切勿轻举妄动。”
“如你难以完成任务,应立即向我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