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张落战报的赵高心中满是不快,但他依旧不得不恭敬地将报告呈递给在场的大臣们传阅。“恭贺陛下!喜贺陛下!”大臣们纷纷恭喜道。
当嬴政仔细阅读战报后,他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李信和王离已经率军进入漠北。”“之前的战斗中几乎未损一兵一卒!”紧接着他兴奋地说,“立刻向全国宣告这场胜利吧!”
嬴政随即问信使:“张卿何时归来?”
“回陛下,张上卿正在整理收缴的匈奴物资,不久将归返。”信使低头答道。
“好,哈哈哈!”嬴政放声大笑。“等到他回来,我定会嘉奖他的功绩。”
他又下令:“赵高,把这份战报送给公主。”听到这话,其他官员都不禁屏息。“是。”赵高毕恭毕敬地接过了文书。
嬴政稍作调整,恢复了平日里的威严姿态。“头曼已经被捕了,哼,把他清理干净带入宫殿!朕要履行诺言!”同时他又命令:“还要让扶苏也过来。”
这一句话让赵高在跨出门槛之际停下脚步,眼中透露出冷光——得赶紧发消息催促阎乐动手准备对扶苏的行动了。
随后,战报迅速传达至咸阳,并引发了一场轩然 。这是从未有过的伟大胜利,“河套大捷!”
“第一战生擒单于,又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击败了匈奴大军!”官方宣称几乎没有人员损失。
虽然这说法令部分人心存怀疑,但相较于四十万的庞大军队基数,这种程度的牺牲确实可以视为极小的代价。
随着这份告示贴满城中的墙壁,民众的态度逐渐从质疑转为惊讶和疑惑:
“张上卿布下了天罗地网,引诱匈奴单于亲自带领骑兵十余万前往伏击圈,然后进行了猛烈的攻势。”“蒙恬将军亲手斩杀了无数敌军。”
“现在河套再次收复失地;李信和王离则继续率领三万铁骑清扫匈奴腹地,一路直逼狼居胥山。”
面对此般盛况,众人心中有疑问:“真有这样的事情吗?”。然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秦人想到朝堂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于是,他们渐渐接受了这不可想象的消息。
此时突然传来消息:
“单于头曼进城了!” “头曼来了,匈奴单于进城了!”
一阵呼喊声传来,瞬间吸引住了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不远处已围满了人群,几乎快要变成人海了!众人都纷纷挤了过去,想要一探究竟——是不是真的俘获了匈奴单于头曼。紧接着是一片欢呼!
“大秦威武!大秦万岁!”大家激动地呼喊着,毕竟连匈奴的单于都被擒获了。
这还能是假的吗?看来大秦真的就这样轻松解决了长期困扰赵国的匈奴问题。 张上卿真是大秦贤士,蒙恬将军也确实是英勇将领!
“喂,那个人真的是匈奴单于吗?”有人好奇地打量着囚车内的穿着胡服的头曼问道。一边的人立刻答道。
“怎么可能有假?”另一人反驳:“始皇帝早就答应一位义士要用他的剑亲手击杀匈奴单于。”接着他又说: “那位义士至今还在咸阳宫。”
“难道你觉得陛下会用假货糊弄?” 他的话中充满了敌意。
提出怀疑的是齐地人,听到对方这话连忙摇手说没有那意思,“绝无此意”,他在心中暗叫不妙,怎敢质疑皇帝?
秦人在百姓心中地位之高,远超前朝历代 。谁要是诽谤或诋毁嬴政,在场的人恐怕不会容他多活一刻。
说话带着不满的秦人渐渐收起敌意,而此时被困在囚车内的头曼面色如土。
看着两旁熙熙攘攘的围观者,头曼觉得自己如同一只被展示的小鸟。匈奴的命运似乎早已成定局,一切皆因自己贪心误了大事。
现在头曼意识到一切都可能是秦人的算计。从见到的第一刻起,这里的人和所见所闻都不断冲击着他的心灵。他无法再认为秦国只是一个内部纷争不断的弱国。渐渐地,回忆涌上了心头。
最初使他陷入误会的是秦人统一六国后几年并没有关注河套地区,当时赵国虽然面对秦的压力仍然可以抵御匈奴。 后来不断进入北方贸易的秦人商队也让他的错觉加深。最后,那位淳于越大夫更让他低估了秦人,否则,怎么能如此容易失策呢!
“天神呀!请您救救子孙吧!”头曼望着天空泪流满面。 紧接着他就听到了一个消息 — 始皇要用一把剑亲手斩杀他。
这一瞬,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要啊,我不想死!我还不可以死!” “我是匈奴单于头曼!我对你们有用!”
而另一边不远处楼阁上的人正拉着一个叫赵破奴的同伴一同观看。“你看清楚了,这个真的是匈奴单于吗?”
淳于越确认到,“正是,是他本人没错!” 赵破奴欢喜雀跃地附和,身体挂在窗前,双脚不停地摆动着。
而在另外一端的府邸观景台上,王翦与王贲正在眺望远处囚车内的人。“张先生……若有机会请他来做客吧,我会设宴款待。” 王贲恭敬地回答父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