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巩固大秦,李斯又提出:“陛下,请下令禁止民间学者以今讽古,并且收缴各国书籍、史书及诗经之类的内容全部毁掉,仅留秦国文献以正风气。”
听到这些话,嬴政微微皱起眉头。这样的措施确实能够快速见效但也预示着巨大的灾难。因此,嬴政暂未立即拍板。
次日下午,张落来到渭水南部的甘蔗田检查扩建的情况。看着这一片茂密长势喜人的甘蔗,预计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甘蔗,下次的红糖生意应该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商队已经向北出发前往遥远的漠北,由顿弱指挥细作进行护航和信息搜集,休前往上郡协调统筹事宜。张落对于这次远征漠北充满了信心。相比之下,巴清等人则担心不已。
当看到她丈夫的坚定,巴清勉强一笑回答说,“我不是担忧胡人会对商队不公;几日前我听到了一段话——草原上的商人被称作行走中的湖。”
“那你究竟在担心什么?”张落感到愈发好奇,大胆地注视着巴清。
巴清紧咬牙关,在踌躇了一会儿后还是开了口。
“上卿大人,是否听说最近关中地区关于复古言论的讨论?”
“你是说那些建议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度的事吧?”张落的脸色瞬间变得冷淡了几分。没想到那些推崇古代礼教的儒家学者如此坚持,连纸张也成了他们复兴主张的工具,想要借此实现两个目的:既放开造纸的管制,又恢复分封制度。
“没错。”巴清眼神略有所动,“按照分封的标准,我家也能获得一块封地,成为一个小小的国家。”
“你因此心动了?”张落锐利的目光直视巴清的眼睛,“最好打消这个想法,否则我亦无法保护你。”
“明白了。”巴清轻柔地答道。
站在她身后的仆从们瞪大了眼睛——平日在族中决断无误、权威至上的家主,此时竟在一位年轻的上卿面前低头。
“不过,上卿,这股复古的声音确实越来越强烈了。”
“呵,有什么区别吗?”
张落转身望向前方规划好的广袤甘蔗园。
愈演愈烈?
那就必须得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了。对付这些来自诸子百家的喧嚣,张落心中已经有了方案。
“陛下目前的做法似乎太过仁慈;而李斯的办法则弊大于利。”
他的对策,部分灵感来自于李斯的想法:焚书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只针对那些未经过大秦 注册就擅自流传天下的书籍;所有未来的出版物都需通过大秦的审核和批准才行。
巴清问:“不知上卿有何思考?”
边说边打量着张落近乎完美的侧脸轮廓,
“并无深意。” 张落轻声笑着回答道,“视察完甘蔗田后,接下来的事情就请夫人安排雇工吧,暂时这项任务交给我处理即可。只需将薪酬交至内史府便是。”
听到此言,巴清的语气里略带幽怨,“我还以为上卿想免除这笔款项呢。”
“哪有这般好事。” 张落抬袖,用左手轻按腰间的承影剑,“回去的时间到了。”
“若上卿不嫌弃的话,不如同乘妾身的马车返回咸阳如何?” 巴清见他只带了两名随从且是骑马而来,故提出提议。
“也不错。”
对于现在尚无鞍蹬与马蹄铁的现状,马车无疑比骑马要舒适得多。
与此同时,附近的树林阴影中,几道身影正潜藏其中。
“这是一片很好的伏击地点。”
一个阴阳家 忧虑地说:“只是这里距离咸阳并不远,在此行刺是否过于冒险了?”
啪的一声脆响,甘罗一记巴掌打向那人的面颊。
“这是对我的质疑吗?”甘罗质问,其以怪异性格出名。
“属下知错了!” 急忙低头认错。
确认无人再敢挑战自己之后,甘罗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大道,那里有一支缓缓行进的车队。
“那个是来自蜀中的巴家么?”甘罗暗中观察着车队的方向。
改编后的版本尽量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内容,同时调整了表达和叙述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具流畅性,并避免过多直接引用原文段落。
甘罗扫了一眼,发现对方只有二十人。
而他自己这边有八名死士。
“呵呵,足够了!”
他心想,杀了张落后,叶腾那老贼还能继续保持隐匿吗?
况且还有湘君和湘夫人。
巴家的马车内。
巴清虽然外表从容,袖子里的手却已经紧紧抓着衣袖,显得十分紧张。
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如何,只是坐上车后,张落便侧目凝视车外,陷入了沉思,一句话也没说。
“张上卿,您在想什么?是在担心最近诸子百家的事情吗?”
最终,巴清无法忍受这尴尬的气氛,率先打破了沉默。
听到她的问话,张落回过头看向巴清。
“不是,他们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