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一般。
尤其黑麦的味道,初初入口有些奇怪。
面粉已经磨的很细腻了,但入口还是有些粗糙感,又带着些软粘,还有一点奇怪的酸感,细吃又没有。
反正整体很奇怪就是了。
炒茄丝时,趁着张桂不注意,她多加了些盐在里面,却没敢放太多,因此茄丝依然没什么味道。
就是软软的,稍稍能尝出一点点盐味,剩下的就是鲜。
还好黄瓜和葱在里面调了个味儿,尚能入口。
高期待、低口感,让路禾有些失落,表情也奇怪起来。
张桂看了看,轻声问:“不好吃?”
路禾:“……”
说好吃吧,有点昧良心。
说不好吃吧,绝对比她娘烙的杂粮野菜饼子强。
“还行?”路禾含混着评价。
就是不好吃,这个早饭也得吃。
几人学着路禾的吃法,一人卷了一个。
路奶奶:“好吃。”
路溪:“好吃,软软的。”
张桂:“好吃是好吃……”
就是小禾儿这是放了多少盐?她都能吃出咸味儿来了。
路慧没夸,只埋头吃。
她素来不喜欢路禾,让她夸,不可能的。
李兰倒是夸的最丰富的:“小禾儿做饭有天赋,像大嫂做衣服绣花都顶顶好一样,以后咱们有口福了。”
言外之意以后做饭都靠路禾了。
闻言张桂动作一顿,笑道:“小禾儿到底还小,隔三差五做一回还行,现在还没灶台高呢,站着凳子才刚够着。”
事关路禾,张桂一点不让。
李兰笑笑:“瞧大嫂说的,我就是夸小禾儿做饭好吃,有天分,哪是说让她天天做饭呀!”
张桂笑了笑不再搭茬。
饭后,路禾开始围着自家屯的木柴转悠。
想要找两根合适的木头,做个木蜻蜓刮板。
早上推面糊的时候,用菜铲推的太慢了,而且推的不均匀。
路禾一下就想起来摊煎饼的木蜻蜓刮板,转一圈,再转一圈,一准将面糊摊的平平的。
找了几个粗细不同,两端匀称的木头,路禾拿着家里的工具开始捣鼓起来。
敲敲打打老半天,啥也没弄出来。
这就不是她能有的手艺!
哪怕是最简单的木制品,那也得专业木工才行!
她丢掉木头,去堂屋找和路奶奶一起做绣活的张桂:“娘,我想做点木头的东西。”
张桂愣了愣:“做啥?”
“木蜻蜓,用来刮面糊,像……”路禾给她描述了一下,张桂听懂了。
“等你爹回来的?娘不会。”
“嗯哼!”路奶奶哼笑一声:“不用,我去李婶子家。”
张桂迟疑:“这……李婶子怕是不能乐意让给做吧?”
前两天可才让路奶奶用大扫把撵出去。
“她见天的说咱们两家是一家人,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等着,我去。”
说罢,路奶奶放下绣棚,起身就出了门。
李婶子丈夫姓李,是个木匠,手艺活很好,经常在县城做工,钱不少赚。
这也是原来李婶子特别看不上路家的原因。
不过没关系,现在人家特别乐意认这门亲,他们也得用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