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仟柔走了出去。
奉天殿
翌日,早朝上,沐瑾琛喊道:“李侍郎”。
李梓轩随即出来,回应道:“下官在”。
“本王命你为押运官,务必将王妃捐献的红薯全部运往西北,一旦杨将军收复兰州和凉州,即刻分发给两地百姓,不得有误”。
“是”。
“另外,农科院的事尽快落实,若有不懂的地方,大可请教王妃”。
“是”,苏靖安和张谦应道。
“皇叔,皇婶发现红薯此等高产量且饱腹的农作物,可谓是立下大功,理应奖赏才是”。
“陛下说的是,只是,王妃并不想要赏赐,而是希望能让柳二小姐上战场,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陛下,王爷,这万万不可啊,怎能让一个女子上战场呢”。
“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上战场,那不是找死吗”。
“找死也就罢了,就怕拖累其他人,以至于坏了大事”。
“不错,自古以来,便没有女子上战场的道理,女子理应在家相夫教子,管理后院,怎能上战场呢,这于礼不合”。
“齐大人所言极是”。
为此,各位大人纷纷阻拦,无一人赞同,就连沐炘辰等人亦不同意,只不过他们并未出言阻止。
就在这时,一太监进来说道:“禀陛下,摄政王,摄政王妃求见”。
“宣”。
“宣摄政王妃进殿”。
不一会,苏仟柔便走了进来,“臣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婶快快请起”。
“谢陛下”。
“王妃来得正好,各位大人不同意柳二小姐参战,王妃有什么想说的”。
不等苏仟柔开口,大臣们便义愤填膺的说:“王爷,此乃朝臣议政之地,怎能让王妃一个女子在此掺和”。
“王爷,这不合规矩”。
“王爷……”。
“够了,听听也无妨”。
众位大臣这才没再说什么。
然后,苏仟柔义正词严,有理有据的说道:“百年前,敌军来犯,兵临城下,眼瞧着就要灭国,是当时的千禧皇后,亲自率兵迎敌,最近不仅击退敌军,还将敌军驱逐出境,这才有如今的云月,还有,三十四年前,秦老将军不幸遇难,而当时倭国大军压境,我军节节败退,最后是安宁长公主强忍悲痛,替夫出战,力挽狂澜,这才得以保全一方安宁,也因此被太祖皇帝封为安宁长公主,你们瞧不起女子,可却是女子一次次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请问各位大人,那时,你们男子在哪”。
各位大人哑口无言。
接着,苏仟柔继续说道:“你们总说女子不如男,我倒想问问各位大人,女子哪里不如你们,是不如你们聪明,还是不如你们勇敢,又或是不如你们爱国,若说勇敢,安宁长公主足够,若论爱国,千禧皇后足以,至于聪明才智,若是女子亦可参加科举,尔等可能保证,在场的是尔等”,说着,目光在各位大人的身上扫过,然后又说道:“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随着她的话语声落下,殿内鸦雀无声,满坐寂然。
沐泽煊小声说道:“皇叔,皇婶好厉害啊,竟把众大臣说得哑口无言”。
沐瑾琛没有回应,看着苏仟柔,嘴角不自觉的微微勾起,眼中满是欣赏,还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