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一出,满朝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司马睿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王导的忠心耿耿,这些年来为自己的事业尽心尽力。
但面对众臣的指责,他也明白不可忽视众口铄金的力量,不得不慎重对待。
王导得知此事后,并未如常人般惊慌失措。
他面色平静,内心却波澜起伏。
他主动向司马睿请罪,言辞恳切。
他表示愿卸去部分官职,以证自己的清白,避免给朝廷带来纷争。
在司马睿的书房中,王导跪地请罪:“陛下,臣深知此番遭人弹劾,给陛下带来困扰。臣愿辞去部分官职,以平息众怒。”
司马睿连忙扶起王导,说道:“王爱卿,朕深知你忠心耿耿,这些年来为朕付出甚多。但如今众臣皆言,朕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司马睿望着眼前这位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臣子,心中感慨万千。
他回想起那些风雨同舟的日子,深知若无王导的精心谋划和全力辅佐,何来今日的局面。
于是,司马睿毅然决然地驳回了弹劾,他站起身来,目光威严地扫视群臣,当众夸赞王导的功绩。
“王导爱卿,为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那些无端指责,纯属污蔑。若有人再敢恶意中伤,朕定不轻饶。”司马睿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经此一事,王导的威望不减反增,众人对他的敬重又多了几分。
但王导却并未因此而骄纵自满。
他反而更加谨慎行事,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回到家中,他召集族人,言辞恳切地劝告他们不可恃宠而骄,要时刻保持谦逊和低调。
在家族的聚会上,王导严肃地说道:“如今我们虽得势,但切不可忘乎所以。必须更加谨慎行事,以免给家族带来灾祸。”
司马睿与王导之间的君臣关系,在这一次次的考验中变得更为牢固,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
他们携手并肩,共同朝着晋室中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危机如潜伏的巨兽,悄然逼近。
王敦,在外拥兵自重,随着势力的膨胀,渐起异心。
王导察觉到兄长的心思,心急如焚。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王导坐在书房中,给王敦写信。
“兄长,如今局势初定,切不可因一时之念,毁了家族声誉和国家安宁。望兄长三思。”
王敦收到信后,却不以为然,将信扔在一旁。
“弟弟太过谨慎,如今我手握重兵,何不一展宏图?”王敦暗自想着。
“王与马,共天下”的微妙平衡已悄然倾斜,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一日,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王敦起兵叛乱,剑指建康。
顿时,满朝震惊,人心惶惶。
司马睿在宫殿中大发雷霆,怒视着前来禀报的大臣。
“这王敦,竟敢叛乱!”
他随即想到王导,怀疑他是否与兄长串通一气。
王导得知消息后,惊恐万分,脸色苍白如纸。
他深知此事关系到家族的生死存亡,当即决定进宫面见司马睿。
在宫殿中,王导跪地磕头,额头碰地,发出“砰砰”的声响。
“陛下,臣对兄长的叛逆之举毫不知情。臣愿亲率王家子弟对抗叛军,以证忠诚。”王导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司马睿犹豫片刻,回想起王导多年的忠心耿耿,最终允诺。
王导迅速召集家中可用之人及亲信部将。
在出征前,他目光坚定地望着众人,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此次出征,关乎家族荣辱,国家存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以证清白。”
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王导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兄弟们,为了家族,为了国家,冲啊!”王导大声呼喊。
王导面对兄长的大军,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