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身后乃东吴大地,甘宁将军的英灵注视着我们,绝不可退!”
将士们热血沸腾,奋勇向前。
林羽采用甘宁昔日奇袭战术,亲率一支轻骑绕到敌后突袭粮草。
敌军大乱,首尾难顾。
东吴军趁机猛攻,大获全胜。
此役之后,林羽在甘宁祠堂立下誓言,要将甘宁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他命工匠打造更多带有甘宁印记的物品分发给将士,让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如同星星之火,在东吴代代相传,无论遇到何种强敌,都能保有这份坚韧不拔的信念,扞卫东吴的荣耀与安宁。
数年后,东吴周边诸国皆忌惮东吴的强盛,暗中勾结,妄图一举覆灭东吴。
这一次,敌人来势更为凶猛,联军数量远超东吴兵力数倍。
临战前夜,林羽带着将士们来到甘宁墓前祭拜。
他望着墓碑,神情肃穆:
“甘将军,今日之战凶险异常,但吾等绝不退缩。”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战场上,东吴军寡不敌众,渐露败象。
林羽心急如焚,此时他手中仿制宝剑似有感应,闪耀微光。
林羽想起甘宁以少胜多的诸多战绩,受到鼓舞。
他重新振作,集合剩余将士,组成敢死队。
他们直捣敌军中军帐,一番苦战,联军主帅被杀。
敌军群龙无首,阵脚大乱。
东吴将士乘胜追击,各个奋勇杀敌。
此役过后,东吴元气大伤,但威名远扬。
林羽身受重伤,躺在病榻上。
他叫来下属:“甘宁将军的精神是东吴根基,一定要传承下去,莫忘……”
话未说完,溘然长逝。
后世之人牢记这段历史,甘宁精神永垂不朽,一直激励着东吴子民守护家园。
岁月悠悠而过,东吴迎来了一位名叫苏瑾的少年英才。
他自幼熟读兵法,对甘宁的事迹钦佩不已。
一日,苏瑾在研习古籍时,发现了一本关于甘宁作战阵法的孤本。
书中记载着一种尚未被后世所用的奇阵,苏瑾如获至宝。
此时,东吴附近的山贼猖獗,官府多次围剿无果。
苏瑾毛遂自荐,请求带兵剿灭山贼。
他参照那本古书中的阵法,训练士兵。
出战那日,苏瑾依阵布局,士兵们配合默契。
山贼们从未见过如此古怪却有效的阵法,一时间不知所措。
苏瑾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大破山贼。
凯旋而归后,苏瑾前往甘宁祠堂参拜。
他对着甘宁的塑像默默诉说:“将军,晚辈有幸学得您的智慧,今后定当传承您的精神,保家卫国。”
此后,苏瑾成为东吴新一任的军事支柱,继续以甘宁的精神激励着东吴军民,使甘宁的英勇无畏永远流淌在东吴的血脉之中。
多年之后,东吴又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盗贼蜂起。
苏瑾忧心忡忡,苦思应对之策。
他想起甘宁曾有恩于一些江湖义士,他们的后代或许能相助。
于是苏瑾广发英雄帖,召集各路豪杰共商大事。
不少人响应而来,其中一位名叫陈渊的壮士,自称乃当年追随甘宁之人的后裔。
他带来了一份甘宁手书,上面记录着甘宁治理灾荒时期稳定治安的方略。
苏瑾大喜,依照方略行事。
一方面赈济灾民,另一方面组织青壮年巡逻防盗。
苏瑾又用甘宁的威望说服当地富户捐粮捐款。
在各方努力下,灾情得以缓解,盗贼也渐渐平息。
苏瑾再次来到甘宁祠堂,郑重地将那份手书供奉于此。
他对着甘宁的牌位说:“将军,您的智慧和精神永远照亮东吴前行之路,晚辈定当竭力传承。”
从此,甘宁的影响力不仅在军事方面,在民生治理上也成为东吴宝贵的财富,他的传奇色彩更加浓厚,永远被东吴子民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