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即使两人眼睁睁看着这紫家、宋家、赵家几个后生把野猪抬走,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比起生命,口腹之欲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她们也知道,她们的说法有多荒谬。
山是大家的,没错。
可谁家没上山挖过野菜,捡过鸟蛋?
又有谁会那么好心,捡到、挖到的东西,主动分给别人?
还不都是谁挖的就是谁的,谁捡的就是谁的。
只是当时太过冲动,一看到有利可图,就头脑发热,不管不顾地往前冲了。
想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
“唉。”
俩人同时重重地都叹了口气。
“咱回吧。”
“好,回。”
两人同时起身,顺手拿起板凳,各自朝着自家的方向缓缓走去。
……
紫大郎几个把野猪抬回紫家后,并没有放到篱笆院内,而是就那么大拉拉地放到篱笆门前的小路上。
紫大郎他们就准备在这里直接宰杀。
紫大山眯了一小会儿也起来了,看到几个小的的举动,也没说什么,就开始着手准备。
“大郎,”顾辞也起来了,叫道,“你去套牛车,把四郎、五郎他们送回学堂。”
“我知道了,阿娘。”紫大郎答应着,就回到后院,洗了手,回屋换了一套外出的衣衫,就去套牛车。
等到大郎套好牛车出来,四郎、五郎,还有三个小的,都已经穿戴整齐,小包袱也都收拾好了,在等着了。
“阿娘,”紫宝儿知道哥哥和侄子们要去学堂,就叫来顾辞,“阿娘,去给大哥哥摘个寒瓜呀。”
“又有可以吃的了?”顾辞随口问道。
“当然有啦。”紫宝儿自豪。
“大郎,你且等下。”顾辞叫住紫大郎,抱着紫宝儿来到后院角落。
“就这个吧。”紫宝儿象征性地拍着其中的一个寒瓜说道。
“行,”顾辞说道,“大郎,你妹妹让你把这个寒瓜送给县令大人。”
“好的,妹妹放心。”
紫宝儿:……
她有啥可不放心的。
紫大郎驾着牛车,先是去北晖学堂,送了四郎、小一二三,然后又进城去北文学堂送五郎。
五郎坐在牛车上,很是过意不去。
如果不是他的坚持,大哥也就不用这么折腾,跑这么远的路。
“大哥,”五郎说道,“要不我跟先生说说,我也到北晖学堂?”
“别,”紫大郎赶紧摆摆手道,“你不是月末就要考童生试了吗?再说我进城还有其他的事。”
紫大郎拍了拍牛车上的麻布袋子。
他还要去府衙,给县令大人送寒瓜呢!
五郎以为大哥是在安慰他,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更努力学习了。
“好了,到了,下车吧,”紫大郎把五郎送到北文学堂大门处,“吁”停下牛车,说道。
“进去吧,大哥月中再来接你。”
“好,大哥慢走。”五郎看着紫大郎赶着牛车慢慢走远,这才转身进了学堂。
紫大郎慢悠悠地赶着牛车,转回到北元街,就看到凌三正带着几个衙役在沿街巡逻。
少年身姿挺拔,步伐沉稳,官府的服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