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原地挖出四个基坑,又挖来几筐黄泥,把之前烧制好的石灰掺进去。
先按照盖房子的标准,一层黄泥一层桩,砌出一道实心混凝柱。
这就是承重柱的雏形。
因为没有石膏,只能先把承重柱二次烤干。
一面烤,一面往上糊黄泥。
一直到黄泥不再开裂,这一根承重柱才算做好。
这么做的好处,其实就是在模拟水泥对砖瓦的控制力,保证其不会开裂。
一天过去,四根承重柱才做好。
这只是阳光房的基础,主体结构还需要原木。
原木可以增加房屋透气性,更容易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此保证农作物在阳光房里正常生长。
这些原木可让陈东犯了难。
山下的房子,主体是泥砖,所以对木材的要求不算严。
而这个阳光房则恰恰相反,所以对必须用成年的原木,中间用榫卯连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面,才能承担好上层建筑。
那原木动辄几百斤,而且又粗又长,三五个壮汉都扛不动。
不但要扛,还要把原木搭在承重柱上。
这绝不是靠一膀子蛮力就能实现的!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
必须得想个办法!
……
天气突然转暖,暖得让人不适应。
前几天还零下呢,现在气温突然跑到零上。
这可给吴家沟的村民乐坏了。
本来他们就少衣短穿,破破烂烂的棉袄根本扛不住寒风,如今天气转暖,日子要好过很多。
更重要的是,今年比每年都暖得早,有更多的时间侍弄土地。
这对庄稼汉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天气转暖了,人开心了,但牛不开心。
谁都知道现在是好机会,只要到了自己家领牛的时间,一个个都往死里用。
在他们看来,这牲口又不是自家的,有心疼它的时间,不如多耕点地!
当初老牛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浑身健硕,一个星期不到,已经瘦了一圈。
更让人揪心的是,老牛身上伤痕累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天气的转暖,让土地变得松软,所有计划都变得提前。
原本应该半个月以后播下的种子,也提前种到地里。
看样子,今年是个丰收年!
陈东自然也察觉到了天气的变化,更注意到所有人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忙碌。
然而,陈东只相信自己。
现在这气候啊,适合当懒汉!
……
与此同时,村民也注意到半山坡的承重柱。
那地方是陈家的责任田,闭眼睛都是谁干的。
再回头一看,陈东正蹲在门口,拿着几根木棍摆来摆去,也不知在干什么。
起初村民只是觉得怪异,这种怪异渐渐变成讥讽。
谁都知道陈家的责任田最差,不趁着最好的时候备荒,反而是在山顶搭个看不出模样的房子?
今天又是大晴天,陈东不趁着天气好农耕,又在门口玩木棍儿。
这绝对是脑子有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