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孙文焕所言的那般,
像张璟川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既不听调也不听宣,上至陛下,下至朝臣,
无不想除之而后快。
何况现在清虏已俯首称臣,正是鸟尽弓藏的时候。
可是,
以吴三桂对张璟川的了解,其断然不会做出如此天真愚蠢的决定。
唯一的解释就是,
张璟川笃定此行将会一路平安。
经过吴三桂仔细的一琢磨,才堪堪猜到了其中的道道。
那就是朝廷,
需要张璟川手里的兵马,帮助朝廷围剿流寇。
若张璟川真的在进京的途中出了什么事,或是在京城里发生什么意外。
先不说辽东那边的兵马会不会挥师南下为他们的侯爷报仇,就中原的流寇就得让朝廷继续焦头烂额。
对于朝廷而言,
就算他张璟川是狼,那也只能驱狼吞虎。
毕竟,
张璟川在辽东,中间隔着山海关,还有数万兵马挡着。
可中原呢?
李自成占领襄阳后,改襄阳为襄京,自称新顺王,兵锋直指京城。
朝廷可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
恨不得让张璟川带着兵马与中原的流寇两败俱伤,然后朝廷最后来捡桃子。
正是如此,
朝廷根本不会对张璟川动手,
更不会允许其他人对张璟川动手。
所以,
吴三桂才会说,张璟川根本不用担心的安危。
想明白之后的吴三桂,对张璟川的嫉妒和怨念又上了一个台阶。
张璟川只身入关,这可是杀他的天赐良机!
可是,
吴三桂不仅不能动手,还得小心谨慎的做好接待工作,他得确保张璟川毫发无损的通过自己的防区,
然后顺利入关。
念及于此,
吴三桂的心里不由自嘲起来,
在张璟川起势之前,自己对他既不喜欢,却又舍不得;
在他起势之后,自己看不惯他,可又干不掉他;
而现在,
吴三桂恨他、怨他、气他,却又不得不护他、哄他、伺候他。
“传令下去!”
吴三桂脸色阴沉,语气冰冷道:
“在咱们的地盘上,务必保证平虏侯的安全,谁要是敢有别的心思,老子亲自扒了他的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