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侯府的门(1 / 2)

黑眼圈先森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最新章节!

自平虏侯爷迫使清国称臣,平定辽东以来,

辽东的百姓,这半年来的生活,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小日子过得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只要你能勤勤恳恳的做事,必然能在辽东这个地方有口饭吃,不仅能吃饱,月末还有闲钱去肉铺割二两肉,再去酒铺打一壶酒。

若是家里的女人能吃苦,白日里在工坊做活儿,晚上做点儿刺绣,一个月下来,也能攒下不少余钱。

至于孩童,

社学、县学、州学、府学,学生全部免费,包吃包住,统一管理。

升学制度,则是考试择优录取,考得好就可以升学!

不仅如此,

平虏侯府还在东宁卫开办了两个学堂,一个是讲武堂,另一个就是民生堂。

前者类同军校,为辽东培养军事人才,

而民生堂则是按照国子监的标准设立的,结业以后去辽东都司报到,再分配到基层为吏历练。

当然了,

从州学开始,每一轮都会有政审。

社学和县学倒是没有入学门槛,但要想升入州学就得有辽东户口,想要进入府学就得审核家庭成份。

英烈家属优先录用,父母和爷爷辈有投敌等行为的不予录用。

要想进入讲武堂和民生堂,基础条件就是家里必须要有一名直系亲属在辽东军政体系中效力,

当然,英烈家属优先录用。

张璟川之所以这样设定,并不是想刻意造成一种权贵阶级的特权,而是在辽东立藩的初期,

一定要保证根正苗红。

上至辽东军政官员,下至商贾百姓,一定要对平虏侯府绝对的效忠。

对于平虏侯府这个军政府而言,人事框架结构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这二十多年来,

由于清虏的侵占,那些个真正的士族门阀几乎都迁往了关内躲避战乱,留下的,或多或少都和清人有染。

所以,

张璟川对这些留在辽东的士族门阀,地主豪绅们没有手软。

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抄家的抄家,发配的发配。

我们的张侯爷,在整个辽东掀起了一场土改运动。

这半年下来,

辽东的百姓才深切的意识到,平虏侯府是真的打算将这里当做自己的地盘来治理的。

所以除了一开始该有的清洗以外,倒也没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来。

对于在辽东战事上立过战功的高丽人、倭人,无不因获得辽东户口而自豪。

对于他们而言,

只要在平虏侯府麾下立下了战功,便能获得辽东户口,成为二等公民。

他们的家人也可以通过金州商会给接到辽东来,正常务工,孩子免费上学。

至于赋税和刑罚,则要比明百姓要重一些,但他们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嘛,

只要自己更奉公守法,更努力一些,日子总比在倭国和高丽好吧。

时间久了,

大家的日子要渐渐的步入正轨,开始平淡起来。

有的人闲来没事儿就会捏着一把脆豆去酒楼听评书。

就这么站在街边门口,远远的听着,也不进去消费,听说书先生讲着平虏侯爷是如何从吴三桂亲兵,一步一步走到拜将封侯的。

久而久之,

百姓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个疑惑。

那就是辽东这片土地上,不仅有明军,还有高丽军、倭军,甚至还有清军和蒙军。

这些军队都在平虏侯府麾下效力。

整个辽东可以说是兵强马壮,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反观关内,

流寇势如破竹,官军节节败退。

朝廷如此无能,为何不请平虏侯爷入关主持大局呢?

直到……

直到数日前,京城来的宣旨太监来到平虏侯府。

敲门,门不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被嫡姐逼做通房后陈伶韩蒙九转吞天诀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先婚后爱,撩倒总裁老公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再嫁春鸢我不是戏神林医生陈伶韩蒙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重回1982,从小渔村开始北城枭雄每天暴增一年功力,我无敌了!重生后,我在都市杀疯了重生七零,改嫁糙汉全家火葬场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谁懂啊?不近女色的总裁求着要亲亲大厦将倾我屹立于文明废墟陈伶韩蒙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我不是戏神林医生陈伶赵乙我,成魔后,一剑撼天大厦将倾,我屹立于文明废墟陈伶韩蒙风流双修,终将无敌!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闺蜜穿荒年,你发疯,我种田我不是戏神陈伶韩蒙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