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接过。
“再过几日,蒙古几个部落的使者就到了,按照三马换一人的约定,差不多得有三四万匹战马;
算上骁骑军和骠骑军的四万骑兵,距离十万铁骑还有个两三万骑的差距。”
徐敷奏等人虽不明白自家侯爷为何如此执着的要凑够十万铁骑,但既然侯爷说要有,那他这个侯府大管家就得想办法。
“侯爷,咱们是不是可以效仿清虏,也招揽或收编一些蒙古骑兵?”骁骑军总兵尤岱开口道。
“这个想法不错,但要让蒙古部族死心塌地的向平虏侯府称臣,也不是那般容易。
至少得先去见一个人。”
……
东宁卫,
一处幽静府邸内。
厅堂里的太监和女婢在大玉儿的挥手之下,蹑手蹑脚地散去。
大玉儿端坐在首座上,将茶杯放在鼻尖细闻着。
赫舍里索尼跨过门槛走了进来,看见首座上的大玉儿,赶紧恭声跪拜道:
“臣,索尼,拜见西福晋!”
索尼抬眼看向大玉儿,
自大清自降国格向平虏侯府称臣以后,清国的政治架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按照皇太极的意思,
眼下的清国大体分为两个权力中心。
一个是在辽东,以皇太子福临为核心,辅以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三位辅政大臣的上三旗。
名义上,是作为清国的质子留在辽东,实际上是为了保全皇太极这一脉。
另一个是建州卫,以卧病在床的皇太极为核心,辅以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四位旗主。
目的就是为北上雅库茨克城做准备。
皇太极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四人皆不是善茬,若放任他们留在建州,保不齐过两年,便会带着兵马杀入辽东。
届时,
自己的儿子福临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就算平虏侯不杀他,代善他们也会杀。
所以,
皇太极才会把最精锐的上三旗留在辽东,以保护自己的儿子,然后自己,趁着还能镇住代善他们,赶紧带着他们北上。
一方面消耗他们麾下的兵马,另一方面,也能把他们带到北方开辟立身之地,远离辽东。
索尼是什么人,自然能明白皇太极的用意。
也正是如此,
索尼身为辅政大臣之首,必然是要想方设法的巩固皇太子福临在辽东的实力和地位,以此从平虏侯府获得一些话语权。
现在的皇太子还年幼,真正能够做主拍板的,便是西福晋。
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让大玉儿带着福临一起留在东宁卫的原因。
大玉儿开口道:“眼下,咱们都是寄人篱下,往后啊,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微臣不敢!”索尼恭声道,没有站起身。
越是到这种时候,作为臣子的,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种态度,
一种告诉主人不管您辉煌还是落魄,我索尼依旧是您最忠实的奴仆。
“听说,皇上那边已经率军北上了?”大玉儿开口道。
索尼点点头,道:“皇上走得急。”
大玉儿沉默了,眼眸中泛起泪花。
皇太极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北上,只能说明一件事,
那就是他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良久,
大玉儿用手帕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怅然道:
“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能够得到延续,希望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能够庇佑。”
紧接着,
大玉儿看向索尼,道:“此番叫你过来,是想让你去拜见一下平虏侯,咱们在辽东还有三旗的兵马,
要是真有什么事儿,这三旗兵马也保护不了咱们孤儿寡母,与其如此,还不如坦荡一点,把这把刀送给平虏侯。”
“西福晋……”索尼一时语塞。
“你不用这样,”大玉儿摆了摆手道:“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应该知道,这把刀在谁的手上,最能够给咱安全感。”
就在这时,
一名太监进来禀报道:
“娘娘,平虏侯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