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璟川和曹明胜领着两万余铁骑,
无视了清军在南面的两道防线,也绕过了连云关。
一路向北,向北,向北。
现在,
已经抵达了距离盛京只有百余里的奉集堡。
花费的时间,其实挺多的,
虽说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清军的阻截,纯粹只是在赶路,但也用了五六日。
骑兵,特别是大规模的骑兵,
行进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人可以一天不吃饭,累了可以坚持,但马儿不一样,需要休息,需要走走停停,需要停下来补充水和食料以便恢复马力。
辽东并非蒙古,做不到一人两马或者三马。
若要高强度行军,骑兵一日夜行军百余里已经算是到头了。
但张璟川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隐蔽性,一日十二个时辰,只有天黑之后的五个时辰在赶路,就相当于一日夜只能行进六七十里。
为了达到穿插敌后的目的,
这一切,
都是值得的。
在奉集堡,借着清军的粮草补充完接下来数日的口粮后,他们藏入了林子里,等待着黑夜的到来。
“侯爷,盛京城高池深,城内守军虽只有万把人,但都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精锐,仅凭咱们这两万骑兵,恐怕难以顺利攻下盛京!”
曹明胜担忧道。
其实一开始,曹明胜在得知侯爷要出奇兵至盛京时,心里就有些担忧。
但想着侯爷自辽东崛起以来,几乎未尝败绩,一定准备有后手。
可这几日下来,
曹明胜并没有看到自家侯爷的其他准备,所以才有此一问。
侯爷正坐在一块岩石上,将手里的面饼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咀嚼着,
嗫嚅道:
“别说两万骑兵了,就是再多两万,没有火炮的协助,也是难以攻破盛京的城门。”
“那咱们这是……?”曹明胜疑惑道。
“等援军?”
“可咱们的兵马都被牵制在海州卫和连云关,短时间内恐怕难以突破清虏的防线……”曹明胜担忧道。
张璟川抬眼看向曹明胜,嘴角一咧,笑道:“本侯,等的是清人的援军!”
曹明胜眉头一挑,讶然道:“侯爷是想围点打援?”
张璟川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掰着面饼。
“东宁卫的清军,会回援么?”曹明胜问道。
“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是肯定会的问题。”张璟川将剩下的半张面饼重新放回布袋子里,“老实说,这种围点打援的手法,若是换在几个月前,本侯还真不敢去用。
至于现在嘛,皇太极卧病在床,时日无多。
清廷即将面临政权交替的关键节点上,盛京城里,表面上同仇敌忾,但暗地里也会有暗流涌动。
无论是大清的皇上,还是咱大明的陛下,的确有太多的不同,
但归根结底,
两边的权利架构是一样的。
越是接近权利的中心,对于那把龙椅的野心也会越大。
就像那些商贾,谁又会嫌自己的钱多呢!”
曹明胜眉头紧蹙,沉默了。
张璟川见其还是不明白,便继续解释道:
“你不用想得太复杂,这世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皇太极之所以能成为皇帝,努尔哈赤的遗诏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皇太极是四大贝勒里最有实力的,有实力,才能坐得稳这个皇位。
而皇太极的实力,最具象化的体现,就是正黄旗和镶黄旗。
这也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