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和老爷子说笑了一会儿,朱元璋便带着朱小宝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朱元璋走起路来都感觉轻飘飘的,显然是心里十分得意。
回到府邸,爷孙俩还是像往常一样,朱小宝去给朱元璋泡了一壶浓茶。
朱元璋则拿起包子,大口吃了起来。
一碗豆浆,一壶浓茶下肚,这顿早饭便算是吃完了。
太阳高高升起,阳光照耀着大地。
朱元璋咂咂嘴,对朱小宝说道。
“走,出去逛逛。”
朱小宝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什么事,又在刑部牢房憋了这么久,出去透透气也好。
“行!”
说着,朱小宝给朱元璋的杯子里灌满了浓茶,两人便一起出门了。
街上,随处都能看到一群群正在执行任务的锦衣卫。
他们时不时地会从一些富贵人家里,带出些被枷锁铐着的权贵。
这一场景,引得百姓们纷纷侧目,指指点点。
朱小宝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朱元璋说道。
“文豫章那件事还没彻底解决,咱皇帝还在清理相关人员。”
朱小宝嘴角微微抽搐。
他知道洪武皇帝在这种事情上向来毫不留情,手段更是雷厉风行!
爷孙俩没有过多关注锦衣卫抓人,而是悠闲地朝应天城外的乡下走去。
春日里的城郊,一片生机勃勃。
大地被绿色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春日独有的清新气息。
乡村田埂间,朱小宝和朱元璋两人席地而坐。
朱元璋大咧咧地坐下后,又随手拔了一根狗尾巴草,放在嘴里嚼着。
朱小宝打开茶杯递给朱元璋,老爷子“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
朱小宝也跟着喝了一口。
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随意。
谁能想到,这个昨晚还让朱允炆惊恐万分的铁血皇帝,在朱小宝面前又变回了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朱小宝抬起头,看向农田。
只见许多百姓已经开始了春日的农耕。
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有些意外。
朱小宝难以置信地道。
“大明不是早就普及牛耕了吗?怎么……”
朱元璋也抬头看了过去。
只见前方的农田里,很多百姓都在费力地手扶曲辕犁耕种,而使用牛耕的人家,寥寥无几。
朱元璋叹气道。
“去年那场大雪,大明各地不知道冻死了多少耕牛。”
“小牛犊还没长大,那些老耕牛,百姓们都舍不得用了,他们和牛都有感情,能让牛休息就尽量让它们休息。”
在大明,耕牛和战马一样,都是非常稀缺的。
一般百姓家,除非遇到实在难以耕种的土地,否则都舍不得动用耕牛。
“可这样的话,耕种效率肯定会大大降低,长期依靠人力,百姓们也会吃不消啊。”
朱小宝喃喃自语道。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
“那也没办法啊!”
突然,朱小宝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
“为何不在田埂两端架起代耕架呢?”
朱元璋一脸疑惑。
“代耕架是什么东西?”
代耕架是明末时期农耕器具的一项重大进步。
当时战乱频繁,耕牛数量急剧减少,百姓们为了省力,就发明了这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