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小宝做的事,铁铉打心底里佩服。
现在各茶楼酒肆都在传颂朱公一刀劈光明的故事。
铁铉听了朱小宝的事迹后,对他更是发自肺腑地钦佩和敬仰。
在他看来,像文英豪那样的奸恶之徒,也只有朱小宝能如此干脆利落地处置了。
换做其他人,恐怕都得经过三法司层层审判。
真要斩首文英豪,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哪有朱小宝这一刀来得痛快!
铁铉沉思片刻,看着朱小宝说道。
“郎君,您刚回来,本应该好好休息的,但有件事,实在还得请您拿个主意。”
朱小宝颔首示意,随后撩起长袍,身姿笔挺地在太师椅上落座。
铁铉赶忙为朱小宝倒了一杯茶水。
朱小宝轻轻磕了磕茶盏,缓缓吹去热气,浅尝一口。
这时,铁铉才开口道。
“今日清晨,大绅那边传来了消息。”
朱小宝微微一愣。
“什么消息?”
铁铉答道。
“一些资历颇深的京官,对大绅的管理并不服从,表面上顺从,实际上却消极怠工。”
“这是大绅传来的信。”
朱小宝翻开信件,眉头微皱。
土地丈量的工作,至今尚未全部完成,部分官吏觉得解大绅此举是小题大做。
他们认为之前既已统计过土地面积,便不必再次丈量,还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于是,有人带头故意拖延,不配合解大绅的工作,还鼓动其他官吏一起磨洋工。
带头的老官吏是洪学彬,今年五十三岁,他在翰林院担任修纂元史的工作,是翰林院颇有名气的老编修。
洪武十三年,洪学彬以一甲的成绩进入翰林院。
当时正值胡惟庸案,他亲身经历了官场的残酷斗争,在这十二年里,也学会了在官场中浑水摸鱼。
朱小宝轻轻敲击着桌案,闭目沉思片刻后,对铁铉说道。
“去拿笔墨来。”
铁铉稍作迟疑,很快便将笔墨取来。
朱小宝睁开双眼,提笔写道。
“杀之立威,万事有我。”
在他看来,想要迅速稳定交趾政权,就得采取强硬手段,以杀立威。
好在这个时代,统治手段相对直接,杀人无需经过繁琐的审判程序!
生死不过在一念之间。
只需朱笔一挥,便能决定生死。
既然老爷子说交趾的事务他可以全权做主,那朱小宝也就不再有什么顾虑。
无论如何,他都迫切希望能让交趾尽快发展起来。
铁铉看着朱小宝沉稳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敬意。
“郎君,您这行事的果决气势,恐怕都能和圣上相媲美了……”
“哈哈。”
话刚出口,铁铉便意识到不妥,尬笑两声后,见朱小宝静静地看着自己,心里“咯噔”一下。
朱小宝这才道。
“祸从口出,话可不能乱说。”
“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怎么说都行,但习惯一旦养成,平时的言行很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特别是交趾这个敏感的地方,更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铁铉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说道。
“是我失言了!”
他收好朱小宝写的信件,只感觉手中的信件沉甸甸的。
这哪里是什么普通信件,分明就是朱小宝用来整顿局势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