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徐允恭才如梦初醒。
打从徐家人迈进梅园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然被打上了燕王的烙印。
如今,就算他想要置身事外,恐怕也已然回天乏术。
此前,朱棣多次召见徐府众人,当时他只觉是寻常往来。
可如今徐允恭细细回想,才惊觉朱棣怕是早就不着痕迹地将徐家和燕王一方紧紧绑在了一块儿。
不管徐允恭愿不愿意,在旁人眼中,中山王府无疑就是燕王的势力。
毕竟徐妙云是朱棣的正妻,徐允恭是朱棣的大舅哥,徐膺绪和徐增寿更是朱棣的小舅子。
这层关系,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
去年腊月二十九,在鸿胪寺与燕王聚会之后,徐允恭在皇城内撞见过几个当差的小官吏。
当时他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可这会儿突然回想起来,那些小官吏出现得实在太过蹊跷!
一种被人算计的感觉,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徐允恭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正谈笑风生的朱棣。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这个如卧虎般的男人,不仅在行军打仗上造诣颇深,这算计人的心思,竟也是如此深沉!
徐允恭不禁幽幽地叹了口气。
想通这些细节后,他心里五味杂陈。
要是朱棣没有非分之想,那即便徐家与朱棣私交再好,也不会有什么风险。
可一旦朱棣有了不臣之心,那徐家必定会成为第一个被收拾的对象。
徐家的势力盘根错节,虽说这些年没有像淮西勋贵那般张扬。
但徐家背后,还站着庐州侯郑用、临淮侯文豫章等一众达官显贵。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是太过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过,只要老爷子还在世,燕王想必也不敢轻举妄动。
必须趁着老爷子还在的这段时间,赶紧让徐家脱离燕王阵营,保持中立。
唯有如此,才能保徐家安稳!
想到这儿,徐允恭狠狠地瞪了徐膺绪和徐增寿一眼。
这两个家伙,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场梅园集会,一直持续到掌灯时分才宣告结束。
众人各自怀揣着心事,纷纷拱手作别。
梅园外,秦晋二王朝着蓝玉走去。
“小舅子,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了。”
两人说罢,又满脸笑意地看向朱小宝,说道。
“小子,今天可让本王见识到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朱小宝连忙拱手回应道。
“小子实在不敢当。”
晋王一脸好奇地看着朱小宝,迫不及待地问道。
“君子五射,还有后三射呢,要是朱高煦真要和你接着比下去,你打算咋办?”
朱小宝平静地答道。
“那接着比便是。”
晋王一听,兴奋地搓了搓手,问道。
“你的意思是,后面这三箭,你也有十足的把握?”
朱小宝神色淡定,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晋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厉害啊!那三箭难度极高,你小子竟还能如此淡定!”
“改天找个机会给咱露一手,让咱好好见识见识?”
朱小宝没有推脱,应道。
“好。”
晋王得寸进尺,又问。
“这射术有没有什么诀窍啊,能不能教教本王?”
秦王见状,拉了拉晋王。
晋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失态,尴尬地笑了笑。
秦王意味深长地看着朱小宝,问道。
“朱公子在应天还有亲人吗?”
朱小宝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