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想了想,朱小宝有些愧疚地对朱元璋道。
“老爷子,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为我操心了。”
接着,他又说道。
“我知道您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这大过年的,还让您亲自跑一趟。”
朱元璋微笑着摆摆手,说道。
“傻孩子,虽说咱忙,但在咱心里,你可比什么都重要,明白吗?”
朱小宝听了,鼻子一酸,吸了吸鼻子,应了声。
“嗯。”
随后,朱小宝看了看天色,说道。
“老爷子,天这么晚了,您今天就别回去了吧。”
朱元璋豪爽一笑。
“行,那就听你的,咱明天一早再回去!”
朱小宝听了,脸上洋溢起开心的笑容。
朱元璋笑骂道。
“傻小子!”
他想了想,对朱小宝道:
“小子,你这人重情重义,这是优点,但咱就怕你在这上面太执着,最后变得犹豫不决,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今天咱这么着急上火,就是担心你在感情这道坎上栽跟头。”
“咱盼着未来的大孙,是果敢坚毅的,遇到啥难事都能镇定自若,不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
“以后你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都会盯着你呢!”
“你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表情变化,都可能让别人胡思乱想。”
“为啥咱一直叮嘱你,做人要沉得住气,做事要稳稳当当,就连坐势,说话的语气,在不同场合都得有不同的讲究?”
听着朱元璋这些满含关切的话语,过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朱小宝心里感动极了。
“爷爷,让您为我劳心费神了,孙儿肯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朱元璋微微一笑。
“咱信你。”
“明年上半年,你就要去交趾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咱不会干涉你的治理方法,但有些话还是得跟你讲讲……”
“如今大明表面上国泰民安,可老百姓的日子依旧不轻松。”
“你看京城之中繁华热闹,一片盛世之景,但在地方上,一旦遭遇灾荒,百姓们就得挨饿受冻,这些情况你可得牢牢记住。”
朱小宝点头回应。
“嗯,孙儿明白。”
朱元璋把碗放在桌上,接着说道。
“当下虽说太平,但藏富于民,一直是咱皇帝追求的执政理念和最高目标。”
“大明刚建立的时候,咱皇帝便亲自定下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不仅减少了作为国家主要收入的农税,为了不折腾百姓,连矿产都不开采。”
“要是百姓偷偷开采,官府也得体谅他们的难处,别太严苛追究。”
“正是这些开国时的宽松政策,才让后来的经济慢慢繁荣起来。”
朱小宝自是明白这些。
然而,政策哪能一成不变呢?
只有顺应时代的政策,没有永远适用的政策。
两百多年后,大明被那些贪婪的官僚把控,皇帝想要收税,都被官员们拿祖宗家法给挡了回去。
国家越来越穷,可官员和地方上的大户却越来越富,最后甚至连军费都拿不出来。
朱元璋接着说道。
“咱跟你说的这些,等你在交趾治理的时候,得多琢磨琢磨。”
“交趾以前也是个国家,你就把那儿当成咱皇帝刚打下江山那会儿,学着怎么治理一个国家。”
“这担子可不轻,但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要是有不懂的,别不好意思问。”
朱小宝点点头。
“孙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