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认为,他对你的印象又如何?”
朱小宝认真思索一番后才道。
“刘先生对我以礼相待,也没有因为我是商籍而低看我。”
朱元璋又道。
“今日我便传授你一个道理。”
见朱小宝正襟危坐,朱元璋这才满意开口。
“记住,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示好,你便觉得他是好人,也千万别因为别人训斥你,你便觉得对方有错。”
“刘学士对你关爱有加,想必你也切身体悟到了。”
“他最后的那句话,在你看来是何意?”
朱小宝有些不解。
刘学士的话,明明已经说的非常明显了,马老头怎么可能不懂?
“他是让我多加谨慎,别祸从口出。”
朱元璋点头道。
“确实如此,但韬光养晦也得视情况而定。”
“你现在虽只是一介商籍,可若有天你登上了更高的位置,甚至凌驾于刘三吾之上,便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切不可将文人儒生这一套贯彻始终。”
“毕竟在他们文人眼里,正品行永远被排在第一位。”
“而且这些文人儒生之中,也不乏有许多满口仁义道德,日日百姓天下不离口的人。”
“你必须懂得分辨何人可用,又该如何用。”
“在面对困难,甚至强权之时,切记不要像刘三吾那般因怕得罪人,引祸上身而放弃自己的目标。”
“只要自身实力过硬,站得够高,即便得罪人又如何?”
朱小宝似乎从朱元璋的眼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想当初朱元璋问鼎天下之时,也并非没有测量过土地,不然鱼鳞黄册根本就不会颁发。
他自然也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但只需一个字,便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便是……
杀!
朱元璋作为一介武夫,他自是不喜欢儒生的,但他需要这些儒生来替他治国。
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忍旁人所不能忍,且拥有宽广的胸襟。
但在做决断时,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魄力。
即便背负骂名,也要将对的事情推行下去。
朱小宝郑重点头。
“马爷爷,我明白了。”
“不过我还有个敛财的法子,你可想知道?”
嗯?
朱元璋一愣。
“你还有什么敛财的法子?”
朱小宝挑了挑眉,突然大喝一声。
“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