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上两只鸡,烧开做汤底。
然后各类蔬菜豆腐都可以往里放。保管能吃个过瘾。
这一批一共八个实习生,四个是沈建珍学校的,四个是扬州的一个学校的。
沈建珍介绍:“这是我小姐妹,叫张红英,我们一个村的。也是这个小区的邻居,我们住楼上楼下。”
接着又挨个介绍了其他几位——张红英没记住。就认出来了以前打过交道的张磊,还有另外两个有点面熟的 。
张磊也很高兴:“哎呀,我记得的,大二去栖霞山玩的时候我们聊过。我本家啊。”
厨房不大,挤不下那么多人,几个说自己擅长厨艺的男生在里面忙碌。
张红英看了下准备的菜色,两只已经剁成块的鸡,鸡油黄澄澄的。
莲藕,茨菇,冬笋。这些是这边吃暖锅必备的。
鸡蛋皮,豆腐,千张 。
蔬菜有大白菜,包菜,荠菜,甚至连绣花锦都有。
张红英很惊奇:“这个是绣花锦,苏州有卖的?”
绣花锦,又叫香青菜。
绣花锦,应该是沿太湖一带少数地方才能种植的。出了这几个地方,那味道,总是差一些。
绣花锦菜外形与普通青菜相似,只是菜茎稍细,菜叶的边缘有细细的锯齿形。菜叶半塌地生长,叶面皱折、肥大,叶柄短。炒熟之后,吃起来香、糯、软、微甜,经霜之后味道更好。
沈建珍指指一个瘦小的男生:“你居然认识绣花锦?我以前都没吃过的。这菜是他家里捎过来的。”
张红英咽了口口水:“老早以前,我连鲈鱼都吃过呢!
我小时候,太公弄来的。”
现在交通不便,消息也闭塞。很多名品,都要几十年后才广为人知。但是那个时候,基本上都绝迹了,其中美味,只能停留在大家回忆里。
像吴江的“莼鲈之思”,张红英只见过一次活的、野生的鲈鱼,小小的一条,可以捧在手心里。还有桐乡的槜李,那也是一直到年过半百,才晓得居然还有这么好吃的李子。东山的白玉枇杷,后来小小一颗,都能卖几块钱。鲈鱼的鲜活滑嫩,绣花锦菜的香甜软糯,枇杷的清润可口,槜李的入口即化,都让人回味无穷。
想想真是让人扼腕。就几十公里……区区几十公里路而已,她竟然从来没有听闻过。
沈建珍已经把电暖锅插上电源,加了点水,生姜,红枣,开始炖鸡肉。
鸡肉鲜嫩,水刚开,清甜的香味就出来了。
“这是什么鸡?”张红英忍不住问道。
“我妈养的三黄鸡,刚养了半年。
这不是我爸动了手术,捎过来给他补身子的。”沈建珍轻轻的撇去浮沫。
浮沫跟鸡油混在一起,每次撇浮沫沈建珍的惋惜的叹口气:“哎,这么香的鸡油,浪费了。”
张红英失笑:“少吃点油对身体好!”
沈建珍狐疑:“只听说缺油水对身体不好,会没力气。
第一次听见有人说要少点油水。”
……张红英自知失言:“我是说阿叔咋样刚刚动了手术的。”
年轻人胃口好,两只鸡,没多会就抢到的干干净净,连蔬菜也吃的精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名不虚传。”张磊开口:“真羡慕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