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安又向陈恭树介绍了两人的情况。
周振芳26岁,是一名抗日意识很强的码头工人,刚加入军统1个月;俞森林27岁,也是一名刚加入军统的纺织厂工人。
蒋华安说:“这两人积极性很高,只是刚加入组织,需要有经验的老同志带,他们没有在实战中开过枪,这次正是他们实战的机会,而且他们对上海很熟,任务结束后脱身也方便。”
陈恭树对蒋华安的回答感到满意,他说:“你们这次行动很重要,干掉赤木,功劳堪比战场上干掉一个大佐,上海区是军统最精锐的区,3大队是上海区最精锐的大队,我相信你们能圆满完成任务,虽说我们的行动危险性很高,不能百分百保证安全,但是你的计划还是尽量做到细致,最大程度保证每个人都能全身而退。”
蒋华安点头说:“区长放心,我和他们共进退。”
向陈恭树领受任务后,蒋华安又在另外一个联络站见了李正梁和叶东山两人,正式向他们下达了命令。
接到蒋华安的命令后,李正梁5月底召集小组成员开了一个战前会议,更准确地说是临战会议,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着手行动,而已经提前20多天了,这20天来,他们基本已经掌握了愚园路和地丰路两个地段军警活动,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赤木亲之本人的活动情况。
虽然比叶东山小两岁,但李正梁是正宗科班出身,又有刺杀经验,可谓理论和实践兼备,负责整个行动的全盘规划顺理成章,一番讨论后,他给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
行动在6月份的1个月内完成,分第1时间和第2时间,第1时间就是赤木的上下班时间,第2时间是他和妻子外出的时间,行动中,由有实弹射击经验又认识赤木亲之的李德昌担任第一射手,两名新人周振芳和俞森林担任第二射手,由于现场多变,因此第二射手也可以担任第一射击的任务,具体行动由担任过连长的杨景文指挥。
叶东山在远处视野开阔处统管全局,李正梁在更远处和叶东山联络。
定下方案后,小组又用一周的时间对赤木亲之进行了侦查,更加吃准了他的活动规律。
李正梁向小组下达了两天后在赤木下班回家路上动手的计划。
不巧,这天天快黑时突然天降大雨,大雨严重干扰了队员在行动中的联络,李正梁下令放弃,他又将时间定在3天之后。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队员们在愚园路一处地点各就各位,等待赤木下班路过,好不容易等到赤木座车来到,又不巧的是他的座车前后一直跟着两辆出租车,这又使得队员们没有机会下手。
两次行动流产虽是偶然,但是李正梁有了进一步考虑,他认为愚园路是日伪的据点,不确定因素太多,为了保证圆满完成任务,他认为应该选择第2时间,即在赤木和太太乘车到地丰路时动手,为此,他们又把时间定在了3天后的星期二。
星期二早上7点,小组成员们在各自岗位就位。
李德昌在愚园路和地丰路的南面交界处,他穿了一件黑色上衣,腰带后插着一把c96毛瑟枪,这是被中国人喜爱的军用冲锋手枪,也是他当巡捕时常用的配枪。
赤木的车一上愚园路就被李德昌发现了,他向小组所有成员发出了目标出现的信号,同时,为了让自己不被发现,他背对赤木向前进,装成一个和赤木座车同向而行的行人,他虽背对着赤木座车,心里却在根据车速估算车和自己的距离,当他感觉车距离自己100米左右时停下了脚步,向左转身看着街对面,他的眼睛余光看着左侧过来的车,目测距离大约50米左右,他似乎不经意地向左转脸过去扫了一眼,正巧赤木为太太摇下车窗,巡捕出身的李德昌一眼就认出了身穿草绿色警察制服的赤木。
确认赤木后的李德昌心中大喜,他不动声色,转身继续朝地丰路方向走,他在转角处看见了杨景文,立刻向杨景文发出了目标出现的信号。
劳工打扮的杨景文推着装满杂货的板车在距离地丰路转角处100米的地方等候,当收到李德昌发出目标出现的信号后,他开始推着板车沿着地丰路西边街沿慢慢向北的转角处运动,很快,他又收到了李德昌发出的准备行动的信号,他盯着转角处减慢了速度。
小车车头出现了,距离杨景文约50米。
杨景文推着板车迎着小车行驶,他看见小车转弯了,车身进了地丰路,他继续推着板车前行,很快,他看到小车的车尾也转到了地丰路上,整个车身全都进了地丰路,沿着地丰路向杨景文驶来。
小车越来越近,40米,30米,20米,10米,杨景文使劲将板车向右转90度,推着板车上了街面,看着挡在车头前,他双手一使劲,将板车上的杂货弄翻在地。
赤木的小车在行驶中戛然而止,距离板车只有几米。
杨景文急忙向街对面发出行动信号,这是要周、俞二人充当第一射手,原计划充当第一射手李德昌则站在街角警戒。
周振芳和俞森林两人就在杨景文的街对面,他们穿着苦力短衣和松垮的大裤子,裤子口袋内揣着038英寸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这是一款有英国绅士风度的漂亮手枪,两人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杨景文,见到杨景文向他们发出了行动信号,便急速朝小车冲来。
急切的俞森林快步冲在前面,他的路线是从车左侧通过车头转到右侧,这条路线要经过驾驶室的司机,他来到驾驶室位置掏枪向司机打了一枪,也不管这一枪是否打中司机,脚下步子不停,飞快绕过车头转到了车右侧。
几乎在俞森林转到车右侧同时,没有被击中却受到惊吓的司机推开车门逃跑了。
俞森林来到车右侧,见车窗开了一半,这是之前赤木为妻子摇下的,此时正方便俞森林透过摇下的车窗向里观看。
车窗下是赤木的太太,当司机中枪后,她预感不妙,立刻全身伏在赤木身上,将赤木紧紧抱住,用身体护卫赤木。
有不伤害无辜的纪律,俞森林不得不尽量找赤木太太身体的空挡朝赤木射了3枪,奈何他是新手,加之第一次任务心里紧张,以致3枪都没有给赤木造成大的伤害,这时,周振芳也到了小车左侧,他隔着车窗朝赤木打了2枪,却是一枪未中。
赤木经过短暂的手足无措后清醒过来,他推开太太,伸出右手推开车门准备冲出车外。
推门的赤木门户大开,俞森林见此机会,心中大喜,他枪中还有两发子弹,他拼命抓住这个机会,奋力将手臂深入车窗,枪口几乎贴着赤木胸部开了一枪,他还准备射出最后一发子弹时,被突然洞开的车门撞翻在地。
赤木用力打开车门后,自己也由于惯性从车门冲出匍匐在地,但他是武术世家出身,并不忙着起身,而是强忍剧痛以柔道功夫和俞森林进行地面缠斗。俞森林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他只想着起身,想着尽快抽身撤退,这一攻一撤之间,俞森林陷入很大的被动,他被赤木死死缠住,却无法摆脱。
周振芳和杨景文见状急忙过来帮忙,但是他们对赤木的缠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好在赤木已经身负重伤,鲜血一股一股往外流,没有坚持多久就力竭松手,倒在地上无法动弹。
就在俞森林和赤木缠斗中,被枪声惊动的军警分别从愚园路和地丰路合围过来,李德昌的毛瑟枪响了,他在阻击愚园路上的军警,也是向杨景文发出信号。
杨景文听见李德昌枪响,立刻发出撤退的信号,4人根据预先制定的撤退路线分散撤退,这里是繁华的市区,四周都是民房和弄堂,非常便于撤退。杨景文发出信号后,转身就撤入了一个弄堂,周振芳的撤退速度也很快,李德昌手上的毛瑟枪压得冲来的军警不敢抬头,他也乘此机会闪身撤走。
俞森林落在了最后,他和赤木的搏斗消耗了不少体力,加之还要先从地上爬起来才能撒腿跑,这几个动作浪费了不少时间,更要命的是他浑身沾满了赤木的鲜血,这使他不仅落在了后面,还成了显眼的目标,他被军警穷追不舍,最终连人带枪被抓获。
这次行动,俞森林虽然被捕,但完成了击毙赤木亲之的任务。赤木亲之被近距离击中胸部,就是请来全日本最好的医术家也回天无术。
赤木亲之被刺事件给上海的日本军警造成很大震动,上海宪兵队特高课和工部局警务处成立了联合办案组,办案组由特高课课长林秀澄中佐亲自指挥,但办案了3个月却一无所获。
最后日方想到了“以华制华”,他们启用“76号”,再用了1个月时间,成果果然显着,将蒋华安的第3行动大队除李德昌外,全部一网打尽。
由于特务工作保密性强,蒋华安和李正梁活到了抗战结束,叶东山,周振芳,杨景文和俞森林则下落不明。其实他们都被林佳彤和李元霸救了下来。
上海区区长陈恭树也在1941年10月被“76号”抓获,后来他公开为“76号”工作,暗中依然受戴笠指挥,最终活过了抗战。
发生在上海的这场针对日军的刺杀行动轰动一时,前后持续了一年之久,击毙击伤的日军,上到大佐下到士兵,有名可查的60多人,实际人数远远超过此数,给上海日军以极大震慑,此后日本军人不敢单独上街,对中国百姓的态度再也不似先前的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