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杨县令对这种所谓的赈灾大臣们,十分的嗤之以鼻。
他们不过是觉得这是一个油水十足的职位罢了,都是想趁机来分一杯羹的家伙,哪有什么真心可言。
所以,听到手下的人欢喜的声音,杨县令不温不火的回了一句:
“来就来呗,叫什么?你是不是没事做了?赶紧过来抬东西!”
“不,不是,大人,是那个……”
衙役一脸的紧张,自家大人怎么能这个态度,这万一被那位看到,给他治一个大不敬的罪名怎么办?他们可不想群龙无首。
于是,连忙便想把是太子殿下亲自过来的事情告诉大人,哪里想到,他话刚说了一半,又被大人训斥道:
“哪那么问题,赶紧过来帮忙,先把这栋房子下面压的人救出来再说。”
杨文博听他叽叽歪歪的就烦,话都不让他说完,便指使起来了,废话那么多,看来他还是精力太旺盛了,不用歇着了。
衙役欲哭无泪,只能认命的赶紧过去帮忙。
只是怨念极重的看了杨大人一眼,心中默默道了一句:
“大人,是您不让我说的,一会儿可别怪我。”
……
一直到杨文博带着属下把这附近的灾民都安置后,他才腾出时间去见一下那位传说中的钦差大人。
这次的钦差倒是挺低调的,要是以前的,估计刚刚到这片地界都要拿着圣旨捉他来听旨了,今日他没有主动来觐见,钦差大人,居然也没有派人来催!
刚刚想问问之前的那位衙役,这次来的钦差是什么来头时,杨文博忽然看前方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着一身明黄色的衣服,站在人群中十分的显眼,因为这个颜色,平民百姓是不允许穿的。
而且,那个的面容,也让杨文博感觉十分的熟悉。
怔愣了片刻之后,他才意识到,原来,这次,朝廷竟然派太子殿下亲自前来赈灾了!
意识到这一点时,杨文博的心中是震惊的。
他是认识太子殿下的。
虽然这么多年没有见面,但是,他的面容,依旧被他清楚的记在心底。
当初,他科举考试时,殿试的问题,便是太子殿下替陛下提问的。
当初,自己的这个榜眼,也是他亲自封的。
那一年,陛下有意让太子历练,整个殿试过程,基本没怎么插手,都是太子殿下自己做主的。
只是,他不喜欢在京城做官虚度时光,便主动申请了外调做这一方县令。
还以为,这辈子都无缘再见太子殿下一面,太子于他,有着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没有他当年在大殿上的那番鼓励的话,便不会有今日不畏强权的杨文博。
他还未考中之前,不少人嘲笑和奚落他,觉得他一把年纪了居然还在考状元,十分的羞耻。
确实,当时的学子中,只有他的年纪是最大的,当年科考时,他已年近四十,这让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考这个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