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 2)

石径斜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最新章节!

“牛富贵,隆三。”

宁野见他二人几乎透明,来了还没说过几句话,决定让他俩多说说,“你们说说,这么大一块地,若是你们来种植,要多少人?”

“唔……”

牛富贵不善言辞,他在隆三耳畔耳语了几句,便托隆三代为发言。

“回宁校长的话,方才路过的田地,我目测观之,大约有两百亩左右,以我和牛兄的家乡为例,一个成年男子大约也就能耕作三四十亩地而已,两百亩的话,最起码也需要五、六个壮年劳力,这还不算配合劳作的老人、妇女和稚子。”

“没错。确实如此。”

苏轼考察过地方,对此也是有经验的,他当即点头同意。

历史上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期间,就曾种地,他在《与章子厚》中说:“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不过,咱们这儿的苏轼还没经历乌台诗案,其命运线或许也早已因为穿越而改变。

北宋水利学家郏亶所着的《吴中水利书》中对种地规模一事也有明确记载:“国朝之法,一夫之田为四十亩,出米四石。”

因此,多番对比下,隆三的描述大致准确。

唐宋小农,以一般农户2个壮年劳力,再配合老人、妇女、儿童劳力,50亩上下的土地,基本就是一户小农最佳经营规模。

“问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古代,种地需要那么多人,收割同样如此。刚才大家也看到了,那么大一块地,在我们现代也就两个人在负责收割,收割的机器叫收割机。”

“收割机?”

这个名字倒是很好理解,不需要宁野再做解释。

“这种收割机,正常作业,每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大约能收割8到15亩地,以每小时10亩来计算,2个人,20小时就能收完。”

“啊?”

刘据虽然没正儿八经种过地,但明显也被这速度给惊到了。

“那岂不是说,2个人,收割200亩地,通过收割机,最多也就两天的功夫?”

“对,如果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者轮式联合收割机,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天不到都有可能。”

宁野查了一下常见收割机类型及收割效率,补充说道。

“厉害,后人真是太厉害了。”

张世杰忍不住拍手叫好。

赵顼仿佛明白了宁野的意思,“宁弟,你的意思是,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种植和收割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种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没错,有了现代科技,种植阶段,我们就可以用拖拉机翻耕、整地,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加快速度,一天能完成的耕地面积,是古代的数十倍甚至更多。”

“我们还可以用播种机提升播种效率,甚至是用无人机播种和测绘,更科学地进行种植规划。”

“灌溉阶段,喷灌设备和滴灌设备,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灌溉。”

“收割阶段,刚才有提到,有联合收割机、割晒机,收割效率大大提升,能确保粮食及时归仓,减少天气因素造成的损失。”

“这还只是效率方面,产量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我先问一下来自宋朝的诸位,你们那儿水稻亩产多少?”

新宋君臣由于南宋末年情况特殊,打仗较多,对具体的农活他们其实关注并不怎么多,基本插不上什么话。

秦汉因为生产力过于低下,再加上扶苏、刘据都没怎么种过地,也不好意思发言。

这话题,最终还是落到了北宋君臣身上。

“朕记得看过一封奏报,江南地区,水稻亩产大约在2石至3石之间。”

“嗯,不错。”

宁野笑了笑。

“那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亩产是多少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抗战之关山重重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综武侠]黑店日常经营中官途:谋定而后动巅峰博弈Furry:伊敏【三部曲全】道界天下毒妃在世罗修陆梦瑶吾乃世家子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校花的贴身高手林逸楚梦瑶龙尘叶知秋天下第一狱修罗剑神王腾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宋先生,我又想你了!离婚后,一首大鱼封神!末世废土漫游指南我们作为怪物的一切都由父亲创造好感一秒加一点?副本崩了能怪我?魂穿白绝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葬神棺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