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李二背手盯着墙上的一幅字。
那幅字是李勉前两天写的,大国重工。
字体厚重,浓墨重笔。
字体用的是启体,也叫启功体。
李勉自重生后,就一直在练启体,也是他最熟悉的字体。
相比赵体和柳体,李勉更喜欢的,还是启体。
疏峻秀丽,饱满端庄,洒脱古敏。
曾经李勉机缘巧合,得到过一件小幅的启功书法复制品,惜若珍宝。
可惜重生之后,也不知便宜了谁。
经过两年来的练习,李勉已有启体的五分风韵。
放到大唐,已是别具一格,自创流派。
“好字,可惜失了几许风韵。你写的?”
“回陛下,确实是臣所写,陋作陋作。”
“不错不错,看来这几年,你在文道上,倒也有所精进。”对李勉原本的懒散,很不满的李二,欣慰点头。
从“大国重工”上挪眼,看向另一幅,脸色顿时一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写得好。这也是你写的?”
李二斜眼看向李勉。
李勉肉眼不可察的微微红脸,硬着头皮道:“是臣写的。”在心里,对被盗文的刘禹锡,道了声歉。
“字不错,文也不错,就是人差了点。”
李勉撇撇嘴。
李二接着训斥道:“白瞎了一身文才,却是个不上进的货,哼。”
显然对李勉多次拒绝入朝为官,李二颇为不满。
借着这会功夫,在给李勉上眼药。
“陛下,请恕臣惫懒,实在不是干臣之流。再说朝中,已有长孙大人,房谋杜断,明镜魏征等在,也用不上微臣不是,少一个不少。”
“罢了,你既无意,朕不强求,就这样吧。”
见李勉是真志不在朝堂,李二内心其实松了口气。李勉太邪性,李二怕等入了朝,有些把持不住砍了他。
说邪性都是轻的,就连李二强如一代帝王,杀伐果断,从战场杀出来的人,到了李家庄,都觉得杀气少了很多,人变得平和起来。
这是李勉身上,所带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想不出由来,却真实发生着。
要是让李勉入了朝,万一朝臣们被影响,就要轮到李二头疼了。
做为臣子,还是要有点血性的好。
不能像李勉,什么都不在意,只一心发展自己小家,为天下人谋福祉,而不是为皇室争天下。
由李勉想到女儿长乐,李二甚至猜测,是不是因为这点,才让女儿陷了进去,甚至为此非李勉不嫁。
李勉重情,李二倒不是不甘心,只是有些老父亲嫁女儿看女婿的那点怨念罢了。
每次面对李勉,都没什么好脸色,也来源于此。
李二看完,霸占了李勉书桌,大喇喇的坐在椅子上。
硕大的太师椅,李勉安排做得刚好合身,坐在上面,像背嵌进椅子里,贴腰,很舒爽。
“这把椅子,等下回宫,朕一起带走。”
李二手指一扫,“这两幅字,也一起带走。”
李勉暗自翻白眼,但慑于李二是皇帝,不敢声张,但心底不停腹诽。
李二活脱脱像个强盗土匪,每次来李家庄,都不空手。
厨娘,八仙桌,书桌,火坑,这次的太师椅,只要见到的,觉得有用新奇,就都要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