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人竟言此物乃是家传至宝,实在是因为找不到活路,才想到将此等宝物拿来典当。
年轻人虽言此物乃是家传,但掌柜的起初仍是未往深处想,对其直言此玉玺定是假的,只能当作玉料来收,自己还要请工匠翻新雕琢平白搭上工费,给不出好的价格,希望年轻人心里有个准备。
而为了打消掌柜的疑虑,年轻人又言此物是其父亲去世前留给他的唯一遗物,年轻人十分信任自己的父亲,绝不相信父亲会骗他。
父亲还告诉过年轻人,他的爷爷曾是青州本地豪阀势力正乾帮的帮主,而他的父亲父亲当初本该成为正乾帮的下一任帮主,只是十数年前被当朝国师李师道带领镇抚司镇压,那一役过后正乾帮在江湖除名,也险致其整个家族惨遭灭门。
讲到这儿,年轻人竟跟个孩子一样委屈得嚎啕大哭起来。
年轻人的一番话落在掌柜的耳中如同响起惊雷,这会儿得见此状又思及此人言行举止中的怪异,方才察觉这瞧着眉目清秀温文有礼的年轻人,竟是有些心智不全,虽非完全痴傻之人,但心智也只与小儿相当。
年轻人所言的正乾帮在十数年前在青州风头一时无二,掌柜的身为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州人自然听说过,且的确在十数年前惨遭灭门之祸,只是此事做得极为隐秘,当时也只是一桩悬案,仇家是谁因何遭到灭门外人却是不知,此刻听年轻人连旁人难以知晓的具体细节,颇为令人信服。
掌柜的一生阅人无数,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夫,早已练得炉火纯青,通过观察此人自来时的表现,能看得出这年轻人虽然心智不全但心思极为单纯,言行也绝不似作假,可转念又想起年轻人说此玺乃是家传之物,而仇家又是当朝国师,内心不由咯噔一下。
掌柜的见状温言将其安抚下,又令年轻人讲述起更多与此有关的事,若是说得他满意了,掌柜的答应他愿意给他抬高收买的价格。
年轻人这才停止了嚎啕大哭,平复下情绪后又继续讲述起来。
年轻人的父亲曾告诉过他,这玉玺乃是家族中兴的希望,整个家族皆是因为守护此物才险些灭门,但如今父亲也去世了,整个家族中就只剩下了他自己一人,父亲在的时候他从没吃过苦,如今父亲不在了,他开始吃不了苦,他不明白怎样才能中兴整个家族。
父亲也说过正是因为那场家族变故,他的心智永远停留在了七岁那年,他负担不了振兴家族的重担,但他需要为家族开枝散叶,找个女子结婚生下后代,到时将这玉玺交给自己的后人,再由他们继续担起这副重担。
他不懂什么叫开枝散叶,更不懂怎样找到可以继续担起这负重担的人,他只知道自中父亲走后,他遇到的人,人人都欺负他,他只知道这世间与他想象中的样子不太一样,他对这世间的人事很是失望。
他也的的确确日夜都在怀念着自己七岁前的生活,那时的他不止有父亲,还有娘亲爱着,爷爷奶奶疼着,那时的他无忧无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也不会有人敢欺负他,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直到后来有人告诉他,有了钱别人就会尊敬他捧着他,不会再欺负他,但年轻人身无长技,如何能赚得到钱。
而就在几日前他路过这间当铺之时,又听到来往的客人交谈,说是来这当铺之中可以把宝物换成钱,而他刚好有个宝物,所以才会想到来这当铺将此物典当。
说到这,年轻人向掌柜的保证此玉玺绝对是真的宝物,不然也不会害得他失去了那么多的亲人,年轻人恳求掌柜的再仔细辨认辨认,一定要多卖些钱给他。
年轻人情绪有些激动,仿佛此物成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也成了为他找回原本幸福的关键所在。
此刻的当铺掌柜几乎可以确定此物有极大可能为真,而这年轻人的身份也极有可能便是前朝余孽的后人,是今朝太祖立国之初掘地三尺未曾寻见的传国玉玺,与那位同样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的皇子的后人。
掌柜的似乎开始相信有天降横财一事,自己今日真的行了大运,平白无故送上门两个大宝贝,但这两个大宝贝皆是烫手山芋,若是处理得好可保自己得享荣华富贵,若是处理不好,要么被朝廷怪罪犯下杀头的大罪,要么被看中此物的大人物随手捻死。
但掌柜的平日也没少处理过见不得光的紧俏物件,稍稍思虑片刻过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已在脑中成型。
………
说书的老者自开始到得现在已讲了近半个时辰,上了年纪后就不再似年轻那会,可以一口气讲完两个时辰,那时从来都是听客先憋不住,纷纷叫嚷着先去趟茅房等回来再听说书人继续讲。
而现在的老人能讲完一个时辰便已累得气喘吁吁,这一次破例为了能讲得更久些,只能在此刻稍作休息,又端起了酒碗抿了几口,尽管四周仍有三三两两的听客催促,但老者只是充耳不闻,甚至旁若无人地眯起了眼睛,似乎正准备小憩一会儿。
照这情况看老人是生上气了,大清早的被生拉硬拽着来楼中说书就罢了,就连休息一会儿都要被人指指点点,来楼中听书本是要另外加钱的,今日是给了樊仁三兄弟的面子,可没说要给这些不常来听书之人面子,把这些人惯坏了,他老头子还能有几天好日子过。
这下熟悉老人脾气的人都闭上了嘴,不敢再继续催促下去了,但一些性子急的却是坐不住了,这些人不敢迁怒年长的老者,便纷纷起哄喊掌柜出来评评理,这正听到精彩处,说书之人怎么就在大庭广众下打起盹来了,听个故事听得没头没尾的,这多扫兴。
掌柜的早已见势不妙溜之大吉,就在众人吵闹之际,二楼霎时响起了一阵美妙琴音,楼中先是鸦雀无声,随后竟是爆发出猛烈的呼喝声。
“十娘。”
“没想到十娘竟也来了。”
“想不到今日还能听到十娘的琴音,真是此生无憾了。”
而大多人更多是在重复呼喊着同一个名字:“春十娘。”
此人是豫州境内最具名望的花时乐伶之一,而这花时乐伶在楼外楼可不仅仅只是卖艺的伶人,这些女子个个身怀武艺,亦是楼外楼在江湖之中的行走,以四季花时为称,部分人在楼中的地位甚至高过了各分楼掌柜。
所有人的目光都正齐齐望向二楼的音阁,这琴声便自那朱红帘幕之后传出,虽看不到人影,只听得曼妙琴音,众人便已如痴如醉。
这些女子在普通人眼中便与那女侠仙子无异,对这些来楼中的食客而言,更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毕竟江湖对这些人而仍是有些遥远,而接近这些女侠仙子的机会,也只有在楼外楼了才会有了。
而这些花时乐伶平时并不在哪一处分楼常驻,来此之人能否遇见还要看运气,便是能提前得到消息,那也需得花大价钱预定才能一聆妙音,若是想要一睹芳容,除了要花更多的钱还需得看缘分,寻常之人可没那么大的面子。
“豫州境内常有两位花时乐伶时常入驻这楼外楼中,善抚琴的一位名为春十娘,善弹琵琶的一位名为夏九娘,两人性格各有特点,春十娘性子恬淡柔弱,弹的曲子也多似山间溪泉流涧般稍显清冷,能得见其容者不多,夏九娘则性格热情豪爽,所弹曲子似夏日朝阳般炽烈奔放,便是寻常来此之人也多有机会得见其真容。”梅文华目露狂热心情极为激动,却仍是强自镇定地向众人介绍着。
樊仁和杜子滕多只对说书有兴趣,梅文华除却听书外,还是这楼外楼花时乐伶的狂热仰慕者之一,他自己虽然没什么钱,却也时常拉着自己的两位好兄弟来此聆音。
丰盛的酒菜早已摆满了酒桌,但顾长风一行人听书听得津津有味,极少动筷,而兄弟三人则生怕扰了众人兴致,只小声招呼过众人几次,直到这会儿才彻底放开了束缚。
“饭菜都要凉了,大家别客气,敞开了吃,昨日在府中的确招待不周,今日定要补偿回来。“樊仁热情地招呼着。
杜子滕也附和道:“对,对,对,大家千万别跟我姐夫客气,这楼外楼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元江第一楼,今日特意拣选的许多菜品也只有在这楼中才能品尝到,方才已跟掌柜打过了招呼,这会儿应有十位顶尖大厨仍在后厨候着,便等这席面撤下,就会有新的菜肴端上桌,大家快吃,快吃。”
“这说书人讲的故事的确有趣,可来到楼外楼,只有这吃才是第一要旨,大家可别光顾着听书,反倒误了正事。”梅文华也同样招呼着。
顾长风、冯安和阮大春三人自感盛情难却,也就不再拘谨,与众人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而随着琴音渐入佳境,入耳的琴音也似乎具备了某种魔力一般,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微微凉意,每一个音符都似跳动在心弦之上,楼上楼下众人的情绪似得到安抚,四下的嘈杂声也渐渐平息下来。
顾长风也察觉到此琴音的异常之处,好在抚琴之人并无恶意,是以并未调动体内真气与琴音对抗。
但顾长风只知楼外楼表面上以酒楼赌坊等生意为主业,实则更大的生意乃是以这些表面生意串联起的巨大情报网,买卖情报与黑市见得光的暗地买卖才是其牟利的最主要手段,但后两者多是与江湖人在打交道。
而寻常百姓多不知晓此等隐秘之事,只知道各州城开设的楼外楼,必定是当地最大最繁华的酒楼。
而朝廷对此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阻拦不住江湖武人暗地里进行一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勾当,若是有楼外楼这样的庞大势力,对这等隐晦之事稍加约束,也不至于出更大的乱子。
顾长风虽对楼外楼的隐秘产业有所了解,但从未与之打过交道,甚至入踏足楼中的次数也是寥寥,会议起上一次来楼外楼之时还是在幽州关外,但各地民风不同,地处幽州关外的楼外楼改名作“关外关无情楼”。
对常人来讲,进了楼有钱一切都好说话,进了楼便是有再恶的恶人想要取你性命,也能保住一条小命。
若是没钱,进楼便如同进了黑店一般,少不了要被扒掉一层皮,要么留下来此生都在楼中当个苦力,要么就给楼中卖命做事,若能办成了事还保住了命,那么这条命就还是自己的。
还是关内的楼外楼更有人情味些,好酒好菜不说,还能听书听曲,这待遇简直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