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栾大掌柜 ,怕是来路不简单啊!”
沈旺的面色骤然之间拉了下来,有几分疑惑的看着王石问道:“王兄的意思是这栾大掌柜 ,是朝廷的人”
“不应该啊,朝廷怎会做这与民争利的事况且,这栾大掌柜的起家行迹,怕是朝廷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的吧”
沈旺之前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位,名震大明的“栾大掌柜 ”。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便被沈旺自己否决了。
因为沈旺实在是不知道朝廷这么做图个什么。
做买卖不就是图个财吗
就凭这栾掌柜的身量,如果他账上的银子,有大量输往国库或者内帑的行为,这些商贾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王石深吸了一口气道:“沈员外,事情不是这么看的”
说罢,王石怅然申道:“王某久居晋阳,早前朝廷兴兵北伐之时,这位栾大掌柜便曾经替朝廷私下活络,拉拢商贾。”
“原本我也以为,是这位栾大掌柜,是得到了朝廷什么许诺,给他些许石炭矿,但是直到这几日江南粮价大乱,老夫这才察觉到些许不对劲。”
“我此番南下采办粮秣,你猜那栾大掌柜把粮价都给抬成什么样子了”
“八钱银子一石的粮食,他栾大掌柜二两一石收,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图什么”
“加之漠南各处的石炭矿,他姓栾的若不是替朝廷办差,朝廷能这么放心的把这么多石炭交给他”
而说到这里,王石也不由得压低了声音。
“最重要的是,这次入京,我听说很早之前,朝廷便御批了青沙洲上,另立了青沙郡,郡守是谁,连吏部堂官都不知道,奏报直递军机房,沈员外你自己品”
若是论起出身,九边这些商贾的人脉,其实远超沈旺这些世居金陵的商贾。
这其中的缘由就是因为开中法。
所谓的开中法,其实就是由朝廷招募商贾,向九边运粮,待粮食运入边军粮仓之后,便可去官府靠军仓的收据,换取盐引或茶引,而后销往指定地区。
发展至后期,不少商贾便在九边开垦田地,就地耕种,所获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是为商屯。
明朝败家子弘治天子,因求神拜佛国库日虚,不得已,便将开中法改行开中折色法,也就是商贾不必亲自运粮,只需支付运费即可,在第一年确实导致国库充盈,账目数据分外好看。
最后的结果就是,九边各地大量的盐商举家内迁,而折色的银子,又被弘治挪做他用,最为关键的是,由于盐商内迁,商屯废弛,导致九边粮食产量骤减,粮价激增,原本就不富裕的九边,因此雪上加霜,最终致使武备废弛。
晋阳王氏便是借着开中之法起家的。
大明九边现如今已然没有了草原大患,但是漠南归治,开设大量工厂,人口激增,漠南又不产粮食,仍需开中法运粮供应。
王石此番南下,也正是准备从骆氏手上买些粮食换取盐引。
万万没想到,刚到金陵便出了此等大事。
又听说了青沙洲的事情,王石意识到大事不好,便马不停蹄的赶来给沈家报信。
其实王石跟沈旺也没什么交情,但是有了岱顶那次会面之后,商贾实际上已然都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王石救沈家,也是为了救自己。
沈旺死死的攥紧了手中的茶盏,双眼之中布满血丝,身形都不由得有些微微颤抖。
“好,好的很啊,我总算是知道,为何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去请他,人家都不动如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