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低着头,犹豫的抬起头看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那您觉得,日后咱们村,会因为这些工坊,变得父不父,子不子,人人淡漠如路人的样子”
任以虚摇了摇头,继而说道:“老爷子,您错了,并不是咱们村会变得父不父,子不子。”
“而是原本的宗族,实在是太过庞杂,已经无法适应以后的需要了。”
“因此,宗族只会缩小,而不会真正的消亡。”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那到最后会缩小成什么样子”
任以虚脱口而出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其实只要不从事自然经济,这种情况势必会出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代的老朱家。”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怎么啥事都往咱朱家身上扯!
“任先生,咱就不能换家举例他老赵家不也是这样”
任以虚无奈的说道:“老爷子,这其实也不怪我,谁让只有老朱家的史料留下的最为详细而且大宋的老赵家,虽然也是皇族,但是世代降封,至靖康之变后,太祖赵匡胤一支的族人,早就已经跟普通人无异了,还是会受限于自然经济啊!”
任何事情都是有积极意义跟消极意义的。
朱元璋的宗室分封制度,养出来的那一大票的宗室藩王,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实验数据簿。
“在朱元璋、朱棣在位之时,明朝的这些藩王,由于血缘尚近的缘故,还多有所谓的亲亲之谊。”
“但是自从宣宗之后,宗室尤其是朱元璋诸子之间的关系,便迅速下降,各藩之间也罕有往来。”
“最为典型的事情就是,对于藩王的俸禄,大明的皇帝,真的是把这些宗室都当成自家人。”
“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宗室,年逾三十而不婚,曝三十年而不葬”
“在皇帝的眼里,这些宗室,尤其是那些远亲,其实早就跟普通人一样,没什么关系了。”
“而且宗族这些有关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一定要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一旦利益发生冲突,别说是三代了,就是一代亲,也会有同室操戈之事。”
“像是朱棣这些,您或许会觉得是偶然,但是那只不过是露在外面的一件而已。”
“几乎每一藩内,都发生过不止一起争爵,而致骨肉相残之惨剧。”
任以虚的话,像是一记重拳,狠狠的捶在了朱元璋的胸口。
“那大明皇帝早就定下了祖训,他们把祖训放在哪里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他们这也争”
任以虚无奈的耸了耸肩而后道:“争,为什么不争”
“废长立幼的经典案例,像是南明战死沙场的隆武皇帝,在唐王时,就因其祖父老唐王宠爱滕妾之子,将隆武皇帝父子二人囚于密室之中,欲将其父子二人活活饿死。”
“父子二人苟活了足足十六年,才重见天日!”
朱元璋微微颔首,满意的说道:“这不还是有人拨乱反正吗”
“不,这主要是因为老唐王宠爱的那个小儿子,实在是等不了了,将隆武皇帝原本就饿的奄奄一息的老爹给毒死了,朝廷不想给付丧葬费,派人查察才将此案牵扯出来”
朱元璋只感觉到自己的血压“噌”的一声便蹿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