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百六!”
“苏四九!”
每念到一个名字,都会有一名明军军士。
即便是他们过了今天就要离开京营,但是在授衔的时候,五军都督府还是给他们颁发了军衔。
同样的画面,在偌大的京营里不断的上演。
所有人都静静的等待着最后一次点名。
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一切都结束之后,这些军士们,最终还是到了离开大营的那一刻。
“小六子,你还有两年,等着到时候你来咱家,咱跟你说,咱娘腌的咸鸭蛋那是一绝,到时候你来管饱。”
“老曹,你还是赶紧找个婆姨吧,回乡之后赶紧去县衙识字,识字之后别忘了捎封信回来,咱要看你亲笔写的。”
“行了,甭废话了,咱到时候就会写信了,关键是你小子能看懂吗”
“哎,你咋不说话了”
刚刚拿到勋章的曹百六缓缓的转过身来,只见这一科的新兵,已然在大营门外一字排开,静静的注视着即将离开京营的这些军士们。
“送袍泽!”
“送袍泽!”
高喝声陡然在这方天地响起,响彻九霄。
所有将要离开的军士们都愣住了。
“小六子”
“老曹,这是送你们的,我就不过去了,一路平安。”
说罢,只见所有的新兵,径自揖而肃拜。
肃拜者,拜不低头也,乃古之军礼。
推手为揖,引手为揖。
双手于头下胸前抱掌而后前推是为揖礼,双手于头下胸前先抱掌而后往胸前引手为揖礼。
肃拜的肃字便是指立姿行礼。
而所谓的以右手击左胸,从来就不是中原军礼,其前身是古罗马的军礼。
看着面前的这些人,这些士兵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想到这里,那些所谓的身外之物,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而就在这些军士们踏出营区的那一刻,天空中的雨势也忽的骤增
许是天公怜人意,替人垂泪落凡尘。
大雨渐起,只不过这些军士们在走到大营辕门之外时,仍旧是愣在了原地。
甚至连一旁新兵递过来的伞,都在手中脱落摔在了地上!
只见金陵的百姓,密密麻麻的站在辕门之外。
无数把油纸伞在眼前的官道上,举起了一条伞道!
“娃子,快走啊!莫淋雨了!”
百姓中的老者喊了一声,才将愣在辕门下的军士们喊醒。
这些百姓,为了给他们打伞,自己都站在了雨中!
饶是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了。
“乡亲们,你们也在淋雨啊,赶紧回家吧。”
百姓无言,只是静静的等在辕门之外。
百姓们不善言辞,说不出士大夫那样天花乱坠的话。
但是他们知道,社稷倾颓,中原腥膻之时,是眼前的这些人,给他们打了一把伞。
现在是他们在金陵的最后一天。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可能今生再也不会回到金陵了。
他们也想给这些曾经给自己撑过伞的人,撑一次伞!
手足无措的军士们回过头,望着在辕门里的徐达等一众将帅。
仿佛在盼着徐达下令,让这些百姓回家。
不过徐达却看着他们笑道:“出了这道门,你们也是咱们拿命护着的人了,咱管不着你们,也管不着他们”
最终,还是有人迈出了第一步。
快步走进了这一条“伞道”之中。
他们能做的就是赶紧走出这条路,等所有人都走完这条路之后,那这些百姓自然也就回家了。
只不过,当他们走进”伞道”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条路有多长。
京营本就在金陵城下。
他们中有不少人一口气,至少跑出了一里地,都没有见到这个队伍的尽头。
不知走了多远,他们看到了在远处悄然出现了一座长亭。
自秦代起,官道之上每隔十里便修一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