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并不担心,因为你存粮,就是担心有这么一天,现在你家的粮食,不仅够全家人,撑到下一季粮食收割,还有富余。”
“但是老刘的家里没有存粮,他们家显然是撑不到下一季的粮食收获了。”
“而此时的你,作为乡里乡亲的,不忍心看老刘饿死,你便带着一千斤的粮食,来到了老刘的家里。”
“你告诉老刘,你可以借给他一千斤的粮食,但是要收一点利息,而且要用他的二十亩地做抵押。”
“毕竟这些粮食,真的是你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你这些都是你挨过的饿。”
“原本都已经绝望了的老刘,几乎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下来。”
“毕竟他只是想活下去。”
“只可惜,第二年的时候,天公不作美。”
“又是一年大旱,粮食再次减产。”
“老刘自然也还不上那笔粮食了,只能是将自己家的土地给了你。”
“于是乎,你便拥有了四十亩地,这个时候,你觉得你做错了吗”
在一旁的朱允炆双眼不由得迷茫了起来。
“师公,允文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如果没有允文借给老刘的粮食,老刘在一年前就饿死了啊。”
在门外偷听的朱标等人全都愣在了原地。
任以虚竟然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困扰历朝历代上千年的土地兼并,讲的如此的条理清晰!
而此时房间里的任以虚,依旧微微颔首。
“没错,你没有错,但是老刘也没有错。”
“错的,是这种生产关系。”
“你,老刘,刘财主,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完全没有错误的选择。”
“但是这种自己种自己收,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的生产关系,是有问题的。”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公家存在,而且换一种生产分配方式出来,就不一样了。”
任以虚话音刚落,朱允炆已然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赶忙问道:“可是,可是师公。”
“如果要有公家的话,那我本就不多的收成里,岂不是还要拿出一部分粮食来,去供养公家吗”
“而且,我跟老刘都遭了灾,公家收不到田赋,公家哪来的粮食赈灾啊”
教室之中,听到朱允炆的问题,任以虚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讶异,而是淡然的说道:“允文,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之大的,不会出现天下各地同时遭灾的情况。”
“你居中原,而我居江南,中原灾则调江南之粮赈之,江南灾则调中原粮赈之。”
“纵使中原、江南皆灾,亦可调蜀中、湖广之粮赈之。“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天下百姓莫不期盼天下统一的根本原因!”
“这不是什么王侯将相的宏图霸业。”
“而是出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所导致的必然选择!”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是如此!”
“当土地兼并达到极致之时,活不下去的佃户,便会揭竿而起,此即天下之分!”
“当战乱日久,士绅死伤大半,大量土地可供百姓活命之时,百姓便会盼治若渴,即天下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