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影业剽窃国外创意!”“沈洛为争市场,不惜施展龌龊手段!”各种指向沈氏影业的不实报道铺天盖地,从街头巷尾的小报到商会内部的传言,无一不充斥着抹黑与诋毁。顾俊一手操控的舆论攻势迅猛如潮,竟连一些中立的报社也被迫加入。整个电影圈如置汹涌波涛之中,所有人都在看沈洛的笑话。
沈洛却始终泰然自若。
他负手立于窗前,眼神幽深。窗外,黄浦江波光粼粼,远处几艘小轮船驶过,汽笛声隐隐传来。沈洛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开口:“顾俊这招还算漂亮,不过……”他转身看向书桌边坐着的张铭吉,“无非是想逼我们自乱阵脚。”
张铭吉抬头,眉宇间透着担忧:“少爷,外面传言愈演愈烈。我们虽然查出顾俊在背后操控,但没有实质证据,一时半会儿难以扭转局面。不如暂时低调处理,等风头过去再想对策。”
“低调?”沈洛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笃定,“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顾俊敢赌,我就陪他赌一把大的。”他目光如炬,轻声道:“这次风波,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张铭吉一怔:“少爷是说……”
沈洛目光灼灼,语调沉稳:“我们打正面战,不回避,不反驳,反而将这些攻击推向更高的热度,吸引更多的关注。”
“把这些抹黑变成流量?”张铭吉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少爷果然高明!不过……如何操作?”
沈洛微微一笑,走向书桌,取过一份早已拟好的计划书递给他:“从今天起,启动所有宣传资源,以抗战主题电影为核心,把沈氏影业推到风口浪尖。既然顾俊要让公众关注我们,那我们就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作品,看他们还能说什么。”
张铭吉接过计划书,快速浏览一遍,抬头时目光已然坚定:“明白了,少爷!我这就去安排。”
次日,沈氏影业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界媒体记者参加。
会场布置简洁庄重,正中高挂的横幅上书“为国民振奋精神,为抗战贡献力量”十二个大字。沈洛一身深色西装,胸口别着一枚精致的小国徽,举止间自带一股浩然正气。他在一片镁光灯的闪烁中站上讲台,语气不疾不徐,言辞铿锵有力。
“关于近期围绕沈氏影业的诸多不实报道,我不想一一辩解。真正能够证明我们的,不是言辞,而是作品。我沈洛,乃至整个沈氏影业,一直秉承一个信念——电影不仅是娱乐,更是记录时代的工具,是振奋人心的载体。”
他微顿,环视会场,目光掠过每一位记者:“因此,我郑重宣布,沈氏影业将在近期推出一部全新的抗战主题电影,这部作品以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一群普通民众如何在烽火连天中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唤起民众对国家、对同胞的深切关怀。”
一番话掷地有声,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发布会后不久,关于新电影的消息迅速席卷整个上海滩。沈氏影业不仅公开了部分影片海报和剧情,还放出幕后花絮,展示演员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拍摄。甚至有记者深入片场采访,报道出电影制作过程中如何还原历史场景,引发观众的强烈好奇。
顾俊得知消息时,正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商业文件。他手边的电话突然响起,是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
“少爷,沈洛那边……似乎有反击动作。他们正在利用我们掀起的舆论热点,宣传他们的抗战电影。”
“什么?”顾俊猛地站起,手中的文件被摔在地上,“他这是以退为进,想借势反击?”
电话另一端的人声音低沉:“是的,他们的宣传力度非常大,已经占据了多家报纸的头版头条。”
顾俊阴沉着脸,攥紧电话:“哼,沈洛果然狡猾。不过,想赢我?他还嫩了点!”
他沉吟片刻,随即冷笑一声:“继续加大力度,散布消息,就说沈氏影业的抗战题材不过是哗众取宠,完全是在消费爱国情怀。”
然而,顾俊的抹黑并未奏效。沈洛的布局早已步步为营,不仅提前邀请了多名社会名流站台,还与几位知名教育家合作,以“电影与民族精神”为主题召开公开演讲。短短几日,这部尚未上映的电影便成为舆论焦点,甚至有人称其为“时代之作”。
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苏珈婉身穿素雅旗袍,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她与几位文化界名人攀谈,巧妙地引导话题到沈洛的抗战电影上。她以温婉却坚定的语气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但在这片光影背后,是否有更深的思考值得探讨?沈先生的努力,就是希望让电影成为民族自省的工具。”
她的话在次日被报纸争相转载,引发民众热议。
不久后,电影在万众瞩目中正式上映。影片以其精湛的制作、震撼的剧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核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影院门前排起长队,甚至有观众在观影后热泪盈眶。
沈洛站在放映厅外,听着内场传出的阵阵掌声,嘴角微微扬起。他回头对身边的张铭吉说道:“顾俊以为他能毁掉我们,却不知,他的每一次出招,反而都成了我们手中的利器。”
张铭吉点头,肃然道:“少爷,您这步棋,真是绝了。”
沈洛目光悠远,缓缓说道:“在这上海滩,商战如棋,唯有舍得一切,方能孤注一掷,杀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