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大学的操场以及全国省会城市的热门商业街被一个神秘组织席卷。
全国各地上到京城海城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下到四线小县城的商业街,所有的星丝全部统统动了起来,随时随地刷新npc。
线下地推。
六七个小粉丝约定在一起,简易地搭起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自制的电影宣传小周边,和“想看”的二维码。
“小礼物?”
“沈暨星?电影?沈暨星不是爱豆吗?怎么跑去演戏了?”路人小声嘟囔着,但是粉丝能察觉到语气没有恶意。
从一个身份再到另一个身份的转型就是很困难的,人们不经意间会有刻板印象。
“是爱豆但是也是演员,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讲述悬疑犯罪的电影。”
粉丝们内心解释道,她是舞台入坑的。虽然私心也很想沈暨星一直专注做唱跳,但是内娱没有固定的舞台,所谓的各卫视晚会,演员的舞台表演节目比正统歌手都多。
总不可能真的让沈暨星离开国内去小韩做爱豆吧?寻求新市场。
秀芬的流动性又很大,最多红个几年甚至一年,就很可能被新流量取代。
时间会带走一切,唯独带不走作品。
“你们是粉丝吗?怎么才能拿到这些小周边?”路人起了兴趣,这些小礼物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胜在精美。
“帮忙点一下淘票票和猫眼的想看吗?这些都是免费赠送的,扫码这里就可以了。”
路人有些怀疑,瞬间警觉起来。
这些年,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涉及扫码很多人心里都泛起嘀咕。
“不是骗子吧?扫码不会把我的钱骗走吧?”
“当然不是,我们都是粉丝。”
“我们是附近理工大的学生,不是骗子!”粉丝七嘴八舌地真诚发言,企图打消顾虑。
“好吧,我妹妹是他的粉丝,支持一下我妹。”
“点了。”
“好哎!姐姐你拿好慢走!”
“第一个想看成功拿到!!”
有一就有二,第一次做地推的小粉丝们,逐渐的打开自己,不管是i人还是e人,都愿意为了沈暨星的第一部电影而努力。
这样的画面不断地在全国各地上演,线下拉想看不停,线上“骚扰”朋友不止。
星丝不断地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主动出击,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
在庞大的粉丝群体前提下,涨幅一路飙红。电影上映前,给院线方提供的数据是少之又少,想看人数的数据就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数据。
想看数据一定程度上与院线的初次排片挂钩。
其实,国民大多数对于电影的好坏是没有太大的分辨能力的,甚至没有审美。网友们最擅长的就是跟风,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这么多营销飞起票房大卖,但是剧情一坨稀烂是营销烂片。
国人也没有提前买票的习惯。如果电影排片少了,票卖完了或者买不到好的位置,路人到了电影院就会选择购买其他的电影。
排片,特别是最初的排片,是至关重要,决定电影的下限,也提高了电影的上限。
阿玉和颂颂她们号召粉丝拉想看,就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所有粉丝的努力下,一周全平台想看人数涨幅七万。
已经很不错了,春节大热档的热门电影就算是有顶流加盟,想看人数顶破天也就破一百万,能达到两百万的是少之又少。
*
豆办,电影票房小组。
帖子:星帝粉丝真的好猛啊,一周拉了七万的想看人数,平均一天拉一万,谁懂这个数据到底有多么吓人?他家粉丝到底哪来这么强的执行力??
内容:rt。
1l:发大水了呗数据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2l:他家活人真的好可怕,平时有一堆固定的战斗粉,私下还有一堆默默做事的粉丝。
3l:空口鉴水的自己下载一个灯塔专业版去看看涨幅,涨幅正常,我们不像某些人大半夜发洪水。
4l:真的有粉丝愿意消耗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做这种无意义的地推吗?
5l:其实我还挺喜欢做地推的,对于我这种e人来说完全就是天堂,还可以和同担玩一整天。我不喜欢夜排文化,但是每次有夜排我都是第一个到,真的好喜欢和同担大晚上坐在树下打牌聊天。
6l:这时候死忠粉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纯路人粉可能连转发都懒得转发,更别提线下尽心尽力了。你看见的只是七万涨幅,背后的辐射肯定是不止七万的,我就没见到谁看电影是一个人去的(很少)。
7l:但是,沈暨星路人盘也很稳。说实话真的不懂为什么沈暨星就参加一次春晚,好多老年人都知道了沈暨星这么个人。
8l:因为小星是小学生杀手哈哈哈,真的特别多小学生喜欢沈暨星,爷爷奶奶估计也就知道了。
9l:低龄粉也要吹?零个人赞同wcn追星ok?
10l:各家都排斥低龄粉,但是一个成熟的粉圈一定是有包容度,有年龄跨度的,这些低龄小学生n多年后,就会成为粉圈中坚力量,追星谁又比谁高贵呢?
11l:谁不是从小学追星过来的,你是没小学过吗?没读过六年级吗?
*
沈霁月见数据很好,不管结果怎么样,起码现在的星圈干劲十足。
便开始持续放福利加码,虽然不是实质的,但也是荣誉性表彰。
极星入昼·沈暨星:
“截止电影开启预售之前,拉想看人数最多的十名的星丝。
每一个人,极星站可以用她们的名义包一场。
请大家多多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