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点头说道:“少师虽然有些顽皮,但很靠谱,不过性子单纯了些,兄长有些事须与他讲明厉害。”
李相显心中有数,点头继续批阅奏折。
李相夷又小心的看了看李相显的脸色,小声问道:“那···哥,圣旨里写的,择日完婚,是什么时候啊?”
李相显嫌弃的抬眸看了眼李相夷,嘴毒的说道:“瞧你那副不值钱的样儿,你可是曦宸亲王!”随即又在李相夷嘟嘟囔囔着亲王也要成亲的碎碎念下,才说道:“等采选过后吧。”
李相夷愣了愣,眨眨眼:“我不采选。哥,我只要夭夭一个人。”
李相显显然已经不想搭理李相夷了,嘴里不耐烦的说道:“知道了知道了,就让你给我当次胡萝卜,吊着外面那些人吧,不会让你男德受损的。”
李相夷默默地闭了嘴。
什么男德女德的,兄长这么封建,真的能想出让天下所有女子走出深闺选择自己人生这种旷古烁今的主意吗?
李相夷走到紫宸殿大门外,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照射着宫殿之上的琉璃瓦反光,李相夷回头看了看伏案认真批阅奏折的李相显。
或许,兄长只是需要一些人为他干活罢了。
李相夷很早就意识到,他和李相显一样,很多思维和这个世界不一样。但他和李相显也不一样。
在李相显眼中,男女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这个天下,除了李相夷以外,都是他的牛马。
世人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李相显眼中都没那么重要,他想用的话,就是路边一条狗他也能用上,书生自以为清高,有的人看不起百姓,有的人仗着识字欺负平民,有的举子中举之后免税,全族的田地都挂在名下明目张胆的偷税漏税。
好像识字是一份天渊,好像科举是什么龙门,好像做了官,便改换了门庭,不再与曾经一般。
像是换了个种族,大多数的寒门都会忘却曾经的坚持,或许他们进了官场会发现身不由己,但终究,变了,就是变了。
可这世道,除了始终屹立着的千古世家,谁能保证自己一直在这个世界的顶端呢?起起伏伏的,才是世情。
真要论起来,无论哪个时代,即便是在最底层,祖上也是有身份的。
因为真正的最底层,每次天灾人祸来临,早就死绝了。
而世家能存在千年,即便经历灭绝,只要有一个人存在,也终究能死灰复燃。
前朝永丰帝几十岁也只有一个女儿,加上皇室历代子嗣不丰,除了想要博个前程的,几乎已经不会把自家女儿送入宫中了。
永丰帝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也不想要身份高的妃嫔,于是近些年来他宫中的妃嫔基本都是宫女出身。
所以,也就便宜了李相显。
新朝皇室一朝采选,各大世家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至少不和新任帝王作对,也都安排了女儿入宫参选。
区别只在于,这女儿的身份,以及目标是在启宸帝身上,还是曦宸亲王身上。
做启宸帝的宫妃,好处自然是多多的,但皇后只有一人,竞争怕是要多激烈有多激烈。
曦宸亲王的王妃已经选定,原本总觉得王妃是个孤女,很好拿捏,但突然就被启宸帝一道圣旨打懵了,王妃不仅有个官至二品的实权武官兄长,自己还被封为郡主。
这琼华郡主可不是像昭翎郡主一般,有俸无邑,琼华郡主的封地在是整个东海郡,包括江浙两地,再加上曦宸亲王的封地,小两口把整个大启最富庶的江南地段包圆了。
摆明了是要给未来的王妃撑腰的,要知道,在封地这一块,启宸帝是非常小气的,除了曦宸亲王和琼华郡主之外,就算是太上皇和皇太后都是没有封地的。
哦,这件事,圣旨上没明旨,太上皇知不知道不清楚,皇太后估计还不知道。
启宸帝很早以前就教会了李相夷,就算对皇太后这个亲娘,也不要多说什么。
当时虽然说的是关于少师和桃夭的真实身份,但李相夷多聪明,他和他哥之间,两个世间绝对聪明的亲兄弟,有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说的太过清楚的。
李相夷已经不是孩子了,他意识到了,兄长对父母的不信任。
他并没有偏颇哪一方,他自己有眼睛,他自己会看会听。
李相夷在顺安宫找到的桃夭,顺安宫中,女子众多,皇太后正在召见采选女子。
皇太后开开心心,左拥右抱,完全没有空搭理一旁的桃夭,原本坐在下首首位上的桃夭,被一堆莺莺燕燕挤得,只好躲到了最后面。
好在桃夭也不介意,她也喜欢看满园春色,百花争艳。
桃夭看的很开心。
虽然桃夭也知道,这些人里面,也有那么几个,是冲着李相夷来的。
很好分辨,无论性格怎么样,对她比较和善的,就是想做皇后妃嫔的,对她阴阳怪气茶言茶语挤兑的,就是想进王府的。
因为桃夭的眼睛太纯澈,纯澈到像个傻白甜。
桃夭不知道皇太后在想什么,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在想什么,但她知道李相夷在想什么。
李相夷很喜欢她,不会喜欢别人的,也不会让其他人在他们之间。
而李相夷如果有一天不喜欢她了,也很简单的。
桃夭是因为李相夷而存在的,李相夷不喜欢桃夭了,那桃夭就重新回去做剑,再也不出来了。
李相夷如果变了心,他就一辈子也不会见到桃夭了。
而桃夭,她可以不做桃夭,她还可以做梅影、杏仙、樱草、梨白、芙蕖。
君既无心我便休,剑灵有千千万万的岁月,几十年不过弹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