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也知道大哥袁谭,最近也回到了濮阳,但他可不认为袁谭,在这个时间点上,做出这种低劣的蠢事。
“不是大哥。”袁熙肯定说道,“我也怀疑过他,但大哥这个时候不会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侍女绿珠进入了房间,她局促说道,“大公子来了。”
闻言,袁熙眉头一皱,他拍了拍高月素手,然后又看向绿珠,“快请。”
~~~
正如袁熙所说,这个时候,最想摆脱嫌疑的人,就是大哥袁谭了。
袁谭刚出使归来,且立了大功,形势一片大好,没必要此时搞袁熙。
袁谭反而怕袁熙误会,中了敌人的离间计,不分青红皂白地内斗。
袁谭:二弟,你要相信我。
袁熙:是谁,也不能是大哥。
。。。。。
191年。长安。
郿坞的建设快要完成,董卓广聚天下珍宝,并储藏了数十万石粮草。
但为了建造这座要塞,董卓征集了二十几万民夫,关中百姓怨声载道。
这一天,王允来到了相国府,正是为了郿坞建设,他想劝一劝董卓。
“子师,你怎么来了?”见到王允前来,董卓很是热情地,上前招呼说道。
“相国,允却有要事禀报。”王允向董卓行了一礼,然后拿出一份文书。
董卓接过文书后,随即变色难看起来,“郿县百姓,相继逃亡西凉?”
王允顿了顿,“如今百姓惶惶,盖因郿坞之建设,相国不妨暂缓工期。”
董卓面露难色,“吾闻百匹之家,尚欲市换田宅,何况贵为一国之相乎?”
“相国乃当世霍光,岂可不思前车之鉴?”王允面色一正,继续劝谏道。
董卓不由轻叹一声,“吾诚知司徒之心,然郿坞终将营造,子师你有直臣之风,老夫当为卿缓之一月。”
董卓的上限,也就是权臣了,比起曹操、刘备、袁绍,终究差了些。
更别说,汉高祖刘邦了,他在死亡前夕,还在平叛的路上,一刻都没闲着,创业垂统,直到耗尽了生命。
后起之秀的曹操、刘备、孙坚,也死在了征伐途中,袁绍也是如此。
哪怕新生代的,袁熙和孙策他们,也是刀尖上跳舞,不得一日休息。
。。。。。
视线拉回到濮阳。
“二弟,为兄听说你受伤了,倒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袁谭关切问候道。
袁熙面色坦然,他摆了摆手说道,“让大哥担心了,小伤而已不妨事的。”
“无垢,见过大哥。”高月向袁谭见礼。
“弟妹无须多礼。”袁谭摆了摆手,“二弟这是刀剑伤吧?难道是有刺客?”
还没等高月回答,袁熙便接过话茬,“大哥回到濮阳,我礼当去拜访,反让兄长来看我,是弟弟的不是。”
见袁熙不愿提起,袁谭也不再追问,“拖父亲的福气,刘表对我还算客气,他已经答应与我冀州结盟。”
“太好了,恭喜大哥建立新功,真乃我袁家一幸事,”袁熙赶紧附和说道。
“哎。”袁谭谦虚摆了摆手,“大哥这点微末之功,哪里比得上二弟你呢?”
袁熙扯过话题,他淡淡一笑,“我看大哥的样子,父亲是让你回邺城吧?”
袁谭心下一惊,“瞒不过二弟你。”
出生在袁家,看似荣耀无比,但个中龌龊肮脏,那也是不可胜数。
太累,真的太累了,没一句实话,自己累,别人累,吃瓜群众也累。
一旦同流合污,就无法救赎了,哪怕浑身浴血,也不能坐以待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