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每每想到贾迎春最终竟会嫁给那孙绍祖时,心中总是忍不住地叹息连连,只觉得如此温婉善良、知书达理的女子,落得这般下场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要知道这孙绍祖本就是个品行不端之人,整日里花天酒地不说,对待家中妻妾更是动辄打骂,毫无半分怜香惜玉之心。
而对于这门亲事,贾家上下几乎就没有一个人同意的。众人皆知那孙绍祖绝非良配,但无奈贾赦却是铁了心一般,执意要将自己的女儿推入这火坑之中。
即便是一向稳重且明事理的贾政亲自出面苦苦相劝,也是丝毫不起作用。按理说,在整个贾府当中,也唯有德高望重的贾母才有能力去驳回贾赦的这个荒唐决定。可不知为何,这次连贾母竟然也未能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或许是贾赦巧舌如簧,又或者是他搬出了什么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总之最终还是让贾迎春成为了这段不幸婚姻中的牺牲品。
陈星满心疑惑地思考着,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贾母明明拥有一言定乾坤的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拯救贾迎春的一生,但最终仅仅说了“知道了”这三个字后,便对迎春的命运彻底放手不再过问了
这究竟是出于何种缘由呢?百思不得其解的陈星无奈之下,只好再一次凭借着梦游之术前往拜访曹雪芹先生,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和启示。
要知道,贾母在贾府已经历经数十载风雨沧桑,对于家族内外的各种情况可谓了如指掌。
以她的阅历和智慧,怎么可能不清楚孙家绝非贾迎春的良配佳偶呢?然而,即便如此,贾母依然选择了沉默和不作为。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她实在不愿与自己的儿子贾赦过多纠缠不清。
毕竟贾赦性格乖张、行为放纵,与贾母之间本就存在诸多隔阂和矛盾。而对于迎春这个庶出的孙女,贾母虽然表面上维持着长辈应有的关爱,但实际上在她那众多儿孙之中,迎春并未能真正走进她的心坎里成为她的心头挚爱。
所以,在这样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纠葛面前,一个庶出的孙女对于这位子孙满堂的老祖宗而言,也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有可无了。
这无疑是贾迎春个人命运的巨大悲剧,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贾家这座豪门大族背后所隐藏的冷酷无情一面,着实让人感到寒心彻骨!。
贾赦竟然将自己的女儿贾迎春许配给了孙绍祖,这门亲事让贾母十分不满,而其中的缘由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其一,孙家实在算不上什么良善之辈。且看那孙绍祖的名字,其中“绍祖”二字,本意为继承祖宗之志、光耀门楣,但实际上呢?贾政对于孙家可谓是厌恶至极,原着之中甚至用“深恶孙家”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对孙家的看法。
据贾政所言,孙家乃是忘恩负义之人,如此品行恶劣之家,又怎能指望他们能善待迎春呢?由此可见,这孙绍祖虽然名为“绍祖”,但其行为却着实有辱家门,简直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再者,想当年贾家对孙家曾有恩情,可如今孙家不仅不思回报,反而做出这种背信弃义之事。
作为曾经的知情者,贾母心中自然清楚得很,她深知与这样的人家结亲,日后必定会给贾家带来无尽的麻烦和伤痛。因此,贾母对这门亲事表示不满,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第二点,贾赦将其女迎春匆匆忙忙地许配给了孙绍祖,整个过程显得极为仓促。
尽管贾母并不知晓贾赦与孙绍祖之间那五千两银子的陈年旧账,但就这般匆忙地把迎春嫁出去,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贾赦此举显然有着牺牲迎春的意图,而聪明睿智如贾母又怎会看不破呢?
话说回来,老太太对待迎春虽不如对待探春那般喜爱有加,但毕竟也是自小看着长大的亲孙女啊!
要说她完全不在意迎春是否会被当作牺牲品,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然而,贾母对于迎春的这份情感,也就仅止于此罢了。
要知道,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就连贾家自身都已逐渐走向衰落之势,贾母对此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为迎春的事情劳神费心呢?
再者说,每个人的生活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去过,即便旁人费尽心思为其铺设出一条看似平坦顺遂的道路,也无法确保这个人就能一辈子无忧无虑、高枕无忧啊!
以贾母对贾赦为人处世的了解程度来看,他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女儿嫁给孙绍祖,这背后定然隐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实,若贾母真想出手阻拦这门亲事,未必就做不到。只可惜啊,她老人家也是身不由己,实在是有着诸多难言的苦衷和无奈之处,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迎春踏入这段未知的婚姻之旅。
要知道,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不可违背的伦理纲常。
而贾赦作为贾迎春的生父,其对于女儿婚姻大事的决策权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贾母身为祖母,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充分且合理的理由,她确实难以强硬地站出来表示反对。
更何况,贾赦此人性格颇为乖张任性,与自己的生母贾母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冷淡疏离,日常交流更是充满障碍。
曾经,贾赦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公然讥讽贾母对其他子女有所偏爱,这使得原本就不甚和睦的母子关系愈发紧张。倘若此时贾母再次强行干涉贾赦将女儿迎春许配给孙绍祖之事,恐怕只会进一步恶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母子亲情彻底破裂。
虽说贾母手中握有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只要她态度坚决地表示不同意,那么迎春自然无需被迫下嫁到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