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
贺鸿宇接过话头笑说,“那些代表可热情了,天天往工地跑,拉都拉不住。”
“确实很热情。”
汪显挨着舅么,骄傲地告诉他,代表里面,有不少女子和小哥儿,制作的民族工艺品都十分精美有特色。
因大家聊得来,大伙儿都乐意教他,现在,他不仅学会用部分植物做蜡染,还了解了民族传统银饰的制作流程,觉得很有意思。
而平安这孩子,则是跟着不少代表学医,如苗医、藏医、蒙医等等,他们都觉得小哥儿年纪虽小,悟性却是极高,一点就通。
有几个老者,甚至私底下问平安愿不愿意跟着他们回到族地,到时候请族里的大巫教他医术。
不过被孩子拒绝了,这事儿也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金大夫和段无涯耳中,两人瞬间急眼了,立马将孩子叫回来,耳提面命地嘱咐他,不要被糖衣炮弹迷失方向。
“师父告诉你,将来华夏的太医院,可是要靠你和小布撑着,若是你走了,小布一个人怕是顶不住,知道吗?”
小哥儿见两位师父对自己如此寄予厚望,顿时感动得不行,当即拍胸脯保证,不会离开华夏,并且会和小布一起努力,将华夏各族医术融合在一起,让天下百姓都能从中受益。
二人见孩子有如此大的志向,心中顿感骄傲,都暗暗发誓,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和小布。同时,也对那些代表,生出了几分防备。
从那日起,他们就自觉分班儿,天天跟着孩子进进出出,生怕一个不注意,自家宝贝徒弟就被拐跑了。
代表们知道后,都哭笑不得地表示,自己不会和皇家抢人,让他们只管放心,二人听他们那么说,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便主动与那些人交流医术起来。
还有云朵小姑娘和卫小山,悦哥儿,林昭,以及文学系的五个学生,他们都对各族文字和风土人情特别感兴趣,几人日日围着那些代表,主动学习更各族文字,还用纸笔仔细记下对方所讲内容。
据说,几人才十来天的时间,就整理出了半本册子,并取名为《华夏风土志》,他们说,如果要把所有民俗记录下来,大概需要24册。
袁朗和宋子安听后,都十分惊讶,同时感叹这些人的用心,便说让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找大家帮忙,大伙儿高兴地连连说是。
文化交流,包罗万象,而美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成了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苏哥,清哥儿,君弗,柳嘉楠(风情街糕点铺的少年)冯英,袁家大厨李大富,以及边城几大酒楼的厨子们,都被各族吃食吸引住了目光,现在时不时地,也会同大家切磋一番。
至于贺鸿宇,苏烈,潘少华和不少精力旺盛的御林军和学生,则是跟着那些年轻代表学起了各种古老的武器铸造,和各种异族功夫。
大伙儿都非常谦虚,态度又热情,直把各族代表感动得不行,私底下都说华夏帝君圣明,连带着他手底下的人都那么可爱。
听完大家的汇报,袁朗十分满意,“做得好,继续努力。”
想想他又道,“咱华夏文化也要趁机宣扬出去,记住,不要藏私吝啬。我的最终目的,你们都已清楚,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明白吗?”
众人纷纷应声,“知道!”
汪显骄傲地微抬下巴,“舅舅放心吧!现在好多代表都在跟着学习汉人文化呢!”
小哥儿捂嘴坏笑,“贺大人给他们每人送了一套字帖和三字经,千字文啥的。代表们可感兴趣了,天天抱着学习。
前个儿,有位羌族的代表,大半夜的还带着儿子去衙门找大人教他们写字呢!”
“太夸张了吧!”
宋子安失笑问他,“这么用功?”
“真的!”
汪显点头勾唇,“舅么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学习就跟魔怔了似的,就教我做银饰的明亮阿哥,天天背三字经。
搞得连我们家天恩天佑,在耳濡目染之下,都学会说人之初,性本善了。”
“不错不错!”
袁朗点头夸赞,并笑着表示,大家做的那么好,看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夫夫二人就能提早退休,让大家放手去做事了。
结果引来众人的激烈反对,都说帝君君后还年轻,要多教教他们,等个四五十年后,才能好好辅佐大皇子治理整个华夏。
袁朗二人被逗得不行,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四五十年后,唯安都多少岁了?让他当那么多年的老太子,怕是要被天下人笑死!”
说到这个,他突然想到,自己所在的那个世界,某朝两次被废立的太子,心中有了些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