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线索逐渐显现。
一些商行突然增加了粮草的囤积量,而刘家商人则开始频繁进出城外,甚至带回一些面生的“亲戚”或“伙伴”。
白霓裳知道,赫沙城与北疆贼寇交锋已久,而如今城内的物资调动必然敏感。
这些商人如此大肆囤积粮草,背后必有原因。
她决定进一步试探。
于是,她故意放出一些虚假消息,谎称赫沙城即将从外地引进大量粮草。
若有内奸,这些消息定会传到他们耳中,而他们也会根据这一消息调整行动。
果然,消息放出后,城内一些商行的反应异常——刘家商行的老板急匆匆地开始处理手头的粮草,甚至有意低价出售部分库存,似乎急于套现。
这些人正是自己要找的目标,便悄悄派人将他们的行动记录下来。
随后,她指派信得过的手下跟踪这些商人,追踪他们的交接点和秘密会面场所。
经过几天的观察,白霓裳发现,这几名商人之间似乎有隐秘的联络。
他们时常借着夜色聚集在某个茶楼中,表面上喝茶叙旧,实则低声交谈,交换情报。
白霓裳不动声色,安排人监听他们的对话,发现他们正在讨论如何拖延赫沙城的物资运输,以配合城外的贼寇行动。
这一切印证了她的猜想。
但白霓裳没有立刻出手,而是布下更大的网,等待他们暴露更多的同伙。
她开始放出更多“粮草即将补充到位”的假消息,制造城中粮食即将稳定的假象,吸引他们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其中一名商人果然按捺不住,向城外某处传递了消息,要求延后进攻赫沙城的计划,等待粮草真正不足的时刻再发难。
这时,白霓裳下令将这几名商人悄悄逮捕,但未惊动城中其他人。
她将这些商人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
夜已深沉,赫沙城守卫营中的灯火仍然通明,白霓裳冷冷地注视着面前的几名囚犯。
她的目光锐利而冷静,扫视着他们每个人的面孔,仿佛要将他们的所有秘密撕开来。
那些囚犯低着头,眼神闪烁,显然不敢与她对视,身子微微发抖,几次想要开口,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仿佛那被囚禁的秘密沉重得无法吐露。
白霓裳缓缓走近他们,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击打在这些人的心上,震慑着他们的意志。
她并未急于开口,只是用那双犀利的眼睛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捕捉每一丝细微的表情。
她深知,逼供并非用力即可,而在于一股无形的威势,让对方在沉默的威逼下崩溃。
于是,房间里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沉默,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了。
片刻之后,她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冷静:“谁指使你们来破坏赫沙城的粮草供应?”
她的话语不带任何情绪,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直击人心。
那些人依旧不敢抬头,有人轻轻地吞了口口水,目光闪烁,显然是在挣扎。
白霓裳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冷笑。
她看得出这些人并非死士,而是些投机之徒,他们缺乏意志,只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行事。
“说出来,你们还能有一条活路。”她冷冷地补充道,语气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怜悯,但更像是一种看透了对方内心的轻蔑。
这样的人为了保命,很快就会崩溃。
果然,其中一个囚犯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神色慌张地看了她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小声说道:“我们……
我们是受崔玉斌指使的,他……他让我们暗中散布谣言,煽动民心,还要破坏城中的粮草……”
他的话说得断断续续,似乎每一个字都在撕裂他的自尊与恐惧,但白霓裳却清楚,这是他在自保。
白霓裳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却掠过一丝冷意。
她早有怀疑崔玉斌暗中勾结敌人,但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崔玉斌,这个赫沙城外的小势力头领,一直以来以商人身份掩护自己,暗地里却不断从事破坏赫沙城的活动。
他用谎言挑拨民心,故意让百姓对义军的重建计划产生怀疑,甚至试图通过破坏粮草来制造混乱,迫使赫沙城屈服于他的势力。
她的目光落在那个囚犯身上,沉默了片刻,随即开口:“继续。”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其中的压迫感却让那囚犯不由得颤抖。
他抬起头,看着白霓裳那双冷静而无情的眼睛,感觉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于是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交代起崔玉斌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