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也开始帮忙清理较轻的瓦砾和石块,尽量为大家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劳作中,人们彼此配合默契,不时互相喊一声,提醒对方小心脚下的碎石。
有人搬运木材时不小心绊了一下,旁边的伙伴立刻伸手扶住他,嘴上笑骂:“小心点,莫要摔了。
家里可是有婆娘等着你呢!”
大家不禁哄堂大笑,那人也红着脸,拍了拍自己的膝盖道:“瞧你们,说得我倒是娇贵了!”
笑声中,似乎连劳累都减轻了几分。
夕阳西下时,分发处传来古锦岩的声音,她宣布今日的工作完成,百姓们可以前去领取口粮了。
大家收起工具,排队领取属于自己劳动的回报。
待粮食分发完毕,古锦岩还特意留在原地,仔细听取工头们的汇报,询问今日的情况。
一位工头汇报道:“今日有几家老幼体力不济,活儿干得少些,但城里人都明白他们的难处,不曾有怨言。
另有几人因家中急事未能前来劳作,古大人是否应予以补贴?”
古锦岩听后,点点头道:“人有百事,莫为难。
对于有急事之人,先记下名字,明日补上一半工时的粮食,但需告知他们,这只是一次性补贴。
大家守望相助方可共渡难关。”
她的言语中带着人情味,让在场的百姓都心生感激。
工头们郑重地点头,他们明白古锦岩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她既公平又仁厚的管理方式。
随着夜幕降临,赫沙城的废墟上燃起了点点篝火,百姓们围坐在篝火旁。
用当日分得的粮食煮起简单的粥,有人将仅剩的蔬菜切成细末,撒在粥中。
热腾腾的粥香气在夜风中弥漫,熏得孩子们忍不住吞咽口水。
一位老妇端着粥,小心翼翼地递给年幼的孙儿,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旁边的一位老人羡慕地说道:“如今小辈们能吃上一口饱饭,我们这心里也踏实了。
再辛苦也值得!”
就在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些传闻,说城中可能会有新的工匠来帮忙修缮房屋。
人们听后议论纷纷,有人担心外来人抢了他们的工作,也有人希望能学到更多工匠技艺,以后在城里有更好的谋生之道。
古锦岩闻言,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安心,城中重建,不仅是为了今日,也是为了往后的日子。
只要愿劳作,必有相应之报。
若有工匠来,他们自会教给大家技艺,这是好事,莫要忧虑。”
她平静的话语安抚了百姓们的心,大家都放下心来,继续吃着自己的粥。
人群中传来一声低吟,是一位老人哼起了旧时的歌谣,歌声低沉而平和。
在夜晚的火光中回荡,听得众人纷纷停下动作,静静聆听。
不知是谁带头,慢慢地,大家跟着老人哼唱起来。
歌声里有对故土的眷恋,有对未来的期许。
篝火旁,影影绰绰的身影随着歌声微微摇曳,孩子们靠在父母怀里,渐渐进入梦乡。
为了确保任务的公平性和重建工作的进展。
古锦岩每隔几日便会召集工匠、士兵和工头们,共同总结重建的进度,讨论当前的困难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她仔细听取每个人的反馈,不论是工匠们对建筑进度的建议,还是工头们在管理百姓时遇到的难题,都耐心倾听。
一位工头报告说:“最近城里的木材供应紧缺,许多搭建工作因此延误,不少百姓等活的时间也长了,心里难免有些怨言。”
古锦岩认真记录下这些反馈,接着说道:“木材短缺确实是个问题,我会安排士兵去附近山林中采集,尽快运回来。
同时,劳动力等候时,我们可以安排其他工作,比如准备城墙基础或是清理废墟,让大家手中有事可做,避免耽搁。”
又有一位士兵反映:“有些百姓因为家中有病人,无法每日前来劳作,工时相对较少。
若能适当补贴,或许能缓解他们的困境。”
古锦岩点头思索:“的确如此,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酌情增加补贴。
特殊情况特别对待,既是关怀,也是对百姓的激励。”
在大家的建议和反馈中,古锦岩将新的调整记录在案,并向工头们详细说明新的安排。
次日,赫沙城的重建工作再度进行,百姓们在工头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投入各自的工作中。
城中因这些制度的完善而显得更加有序,百姓们的心中逐渐生出一种希望和归属感。
就这样,赫沙城在古锦岩的带领下,一点一点地恢复生机。
篝火旁、废墟间,到处都是百姓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彼此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