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糙米、陈旧的杂粮,甚至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干豆子。
回到营地,张小牛马上开始熬粥。
他在火塘上架起一只大铁锅,将搜集到的粗粮、陈米和豆类一一放入,加入大量的水。
为了让这些杂粮煮软,他先将米豆泡在水中,然后小火慢炖。
“小牛,你要留心火候,粥水不能太浓,务必让所有伤兵都能分到一些。”
古自宁的话一直回响在他耳边。
为节省粮食,张小牛不断往锅里加水,并用木勺缓缓搅拌,让米汤均匀地煮开。
火塘中的火焰跳动,锅中的稀粥逐渐煮出香味,米粒在锅中微微膨胀,汤水粘稠却不稠密,恰好适合伤员服用。
当粥煮好后,张小牛将稀粥一碗碗盛出,分发给每一位伤员。
他叮嘱大家:“你们放心,这粥虽清淡,却能暖胃养身。
等你们身体恢复了,我再为大家准备更好的!”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喝上稀粥,他一遍遍仔细计算着粥的量,确保每位伤员都能分得一碗。
他还嘱咐轻伤的士兵耐心等待,先让重伤的兄弟们先喝。
尽管粥水每日足够分发,但他也担心长久之计。
为此,张小牛想到去营地周边采集野菜和草根。
他带着几名士兵在城外寻找可食用的野菜和根茎,甚至将捡来的杂草和野果洗净晒干,以备不时之需。
在张小牛的努力下,营地内伤员的食物供应得以稳定。
虽是清粥,但那温热的米汤却成了伤员们每日的支撑。
他们端着粗陶碗,喝下稀粥时,眼中不禁带上几分暖意。
古自宁听闻后,特意来慰问张小牛:“小牛,若无你这般细心料理,怕是大家早就挨饿了。”
张小牛憨厚一笑,拍着胸膛保证道:“将军放心,我定不让一个兄弟挨饿!
等有了更多粮食,还能煮得更香呢!”
古自宁将营地的防护任务交给陈猛后,他立即行动,召集了几名士兵,开始布置营地周围的防御工事。
养伤营虽然简陋,但容纳了大量重伤士兵,一旦被敌人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陈猛决定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力打造一个坚固的防护圈。
陈猛首先定下巡逻的路线。
他指着营地四周,对手下士兵们说道:“营地周边分成四段,每段有两人守夜轮值,三更一换。
白天轮流巡查,但夜间绝不能放松,一刻不巡,就是一刻的危险。”
士兵们领命,将营地周围分为东、南、西、北四段,各自占据要点,轮流交接。
为方便巡逻,陈猛特意让人用草绳系在几个显眼的树枝上,以便士兵在夜间摸黑也能辨明方向。
巡逻路线确定后,陈猛带着士兵开始加固营地的外围防护。
他选择了一片废弃木料,砍成尖锐的木桩,沿着营地的外围一圈一圈地钉下。
士兵们将木桩的尖端削得锋利,并且倾斜向外,布成一道粗陋却有威慑力的“木刺墙”。
“这些木桩虽然简陋,但若敌人摸黑靠近,定会被扎得毫无防备。”
陈猛一边指挥士兵加固木桩,一边观察营地的地形,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防护。
此外,他还在木桩之间布置了一些绳索,将破布、草席编成细密的网状,挂在木桩间。
一旦有风吹过,布条会发出沙沙声,便于士兵在夜间听到风吹草动。
陈猛思索再三,担心这些木桩与尖刺不足以完全防御敌袭,便又让士兵在营地外挖掘出几条简易的沟渠,将土块堆成土墙。
沟渠不深,但在黑暗中足够绊倒靠近的敌人。
他还让人将烧焦的树枝插入沟渠两侧,伪装成普通树丛,以掩饰防御设施的存在。
夜幕降临前,陈猛亲自巡查一遍防护设施,并在各个巡逻点放置了火把,以便士兵们能随时点燃照明。
同时,他安排人手在营地四周挖掘几处掩体,以便士兵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躲避或展开反击。
入夜后,陈猛一边巡视,一边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他走到各个巡逻点,叮嘱手下士兵:“夜里精神要抖擞,任何声响都不得忽视。若有异常,立即吹响号角,不得延误。”
士兵们纷纷拱手领命。
夜间,巡逻队伍默默穿行在营地外,时而低声互相通报情况,确保没有一处被疏忽。
偶有风吹过,布条和草席发出细微的声响,士兵们立刻警觉地停下脚步,屏气凝神,直至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