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中南半岛乃是原始森林,仅仅东边沿海之地属于交州,而盛产占城稻的占城,也早被孙策攻破,纳入了交州。
到时候大战一起,王垕肯定会趁势收走。
按照周瑜之意,他们的退路,便只能是往西的深山老林。
张昭所言不错,若退入深山之中,断绝与外界联系,不出数年,便会化为蛮夷。
然而周瑜却道:
“若是要退,此为唯一生存之道。原始山林之中,虽百万大军亦不可入。
除此之外,便是逃往海外,但如此亦不能躲避。
是战是降,诸位可自思量。”
“便是我等愿意,将士们家小皆在江东,那时又有多少将士愿意追随?”
有人提出灵魂拷问,这一点,就连孙策自己都不敢保证。
眼见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争论起来,孙策喝道:
“此战尚未曾败,尔等在此争论,却无意义。
传令!二弟!你先领五百亲兵南下交州,护送母亲南下,做好准备,万一战败,亦不至于慌乱。”
“兄长!”
孙权看着孙策,似乎看出了什么不对。
孙策道:
“二弟!你心思缜密,做事周全,此去定能照顾好母亲兄弟,我将家小皆交于你,也就放心。”
果然,孙策语气,有一种托付家小之感,让孙权更是体会出异样。
了解孙策之人,皆知其脾性。
孙策怎可能轻易言败!
周瑜其实也早知孙策,不可能果真退守山林,其早做好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准备,提出退路也不过是做到了无牵挂而已。
直到此时,众人都已经从孙策眼中看到了决绝,军帐中不禁一股悲凉之气蔓延。
孙权眼中一酸,哽咽道:
“兄长!不如降了,权愿代兄接受审判!”
孙策不言,眼中自有威严。
良久,孙策才道:
“家中有你,我可放心。诸公愿随我共进退者,可将家小托福于权。”
孙策仿佛是在交代后事。
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此时便已然预示着江东集团结局。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共患难。
大家都是投资者,董事长要散伙,总不能让所有人都跟着跑路。
安排好一切之后,孙策便一门心思等着王垕大军来攻。
王垕自不会跟他客气,早有探子将其动向报至金陵。
“看来此战,孙策决定孤注一掷了。既如此,那我便给他一个面子,此战由我亲自坐镇。”
王垕从高顺手中接过指挥棒,算是给这位汉末英雄抬一抬其历史地位。
“主公!孙策于彭泽县、柴桑县各有兵五万,其水军则有三万,艨艟四百余艘,分成数十小队,游离于鄱阳县境内水域。”
高顺汇报着飞艇带回的消息。
“看来他是想避开主力,准备长时间消耗。
如此,无非拖延时间而已。
传我将令!
魏延!”
“末将在!”
“你领水军于彭泽湖口,扼葫芦腰最狭窄处,封锁南北任何船只,断其水上交通。
十余万大军,每日消耗之粮草非小数目,仅仅柴桑、彭泽二县之粮,我看其如何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