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也听出了不对劲。
“我汇总了目前查到的信息,有一个大胆的判断。”
萧诚将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
“我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你知道,我在军统上海站是有内线的,这个人你也见过了。
她汇报给我的情报显示,很可能,整件事,都是事先计划好的。
三个月前,梁树任命了一位代站长,授权他代行上海站站长职权,这个人甚至连副站长都不是,只是一个情报小组的少校组长。
这位代站长直到英勇殉国,都不知道梁树这三个月去了哪里,当然,也就没有转移手下上海站的特工。”
“你的意思是!?”
“夜莺”也被萧诚的话惊呆了,
“这位代站长和他手下的“军统上海站”,根本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牺牲品准备的!
甚至,他手上的“军统上海站”也不是真正完整的上海站,只是梁树挑选出来,准备牺牲的一部分。
是了,所以梁树没有按照惯例,让副站长来代行站长职权,而是找了一个情报小组的少校组长。
这位代站长,除了自己原本负责的情报小组,并不清楚军统上海站究竟有多少人,梁树给他多少,就是多少。”
“对,这也是我的判断。”
萧诚接着分析道,
“这件事,不是这个梁树自己一个人能够计划并实施的,难道他主动要投敌吗?故意拿这批人做牺牲品?纳投名状?
我推断,这个计划大概率是经过了军统戴老板的首肯的,甚至就是戴老板的命令。”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的锄奸行动,自然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夜莺”也觉得,萧诚的推断可能性不小,
“这件事,军统到底有什么图谋,我们既然还没有弄明白,
我觉得,咱们中统上海站最好先什么都别做。
他们既然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图谋的事一定不小,
如果我们贸然做出什么破坏行动,反而不合适。”
“我也这样认为,这件事终究是军统的事,我们没有弄明白之前,最好先装糊涂。
请转告陈站长,上面如果要我们调查,我们就把公开的情报汇报上去。”
萧诚叮嘱“夜莺”,
“我们的推断,我们三人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萧副站长的话,我会转达给陈站长。”
“夜莺”点了点头。
。。。
数日后,半夜,吴淞口码头附近,一条公路旁。
不远处码头上,一艘小船正在岸边卸货。
“大力哥,真要动手吗?”
一个青帮小弟凑近张大力,小声问道。
“这帮人的走私生意,老大可是眼红很久了。
怕什么,以前他们有日本人罩着,老大不敢动他们。
现在,他们的靠山已经走了,是时候让他们明白,这上海滩的走私生意,究竟谁说了算。”
青帮头目张大力晃了晃手中的盒子炮,
“等他们装好货,车从我们面前过的时候就动手!
哪个小赤佬敢临阵退缩,别怪老子手上的子弹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