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御书房内一片肃穆。
燕如烟立于案前,手指轻叩桌面,目光如炬。
整顿朝堂的余波尚未平息,又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殿内香炉燃着清苦的檀香,烟气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沉闷与压抑。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沉静,但紧握扶手的手指,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张清风侍立一旁,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时刻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叶如歌则站在稍远的位置,看似温婉,眸底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冰冷与机敏。
朝堂新定,百废待兴,此刻却不得不面对来自邻国的潜在威胁,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
\"报!\"
一声略显急促的禀报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一名侍卫匆匆入内,脚步沉稳,单膝跪地,声音清晰:
\"邻国使者已至宫门,请燕大人示下。\"
燕如烟眸光一凛,那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人心。
她轻轻颔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宣。\"
侍卫领命退下,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短暂的宁静,只是那份凝重,却又加深了几分。
片刻之后,御书房厚重的门扉被人从外推开。
吱呀一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一位身着华贵紫袍、头戴金冠的男子阔步而入。
他身形高大,面容尚算英俊,只是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倨傲,以及眼神深处隐藏的轻蔑,破坏了整体的观感。
此人正是邻国使者,齐渊。
他步履从容,环视殿内,目光在燕如烟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审视与探究。
\"本使奉国主之命,特来贵国祝贺。\"
齐渊走到殿中,对着上首的皇帝略一拱手,动作标准,语气却透着一股敷衍的意味,甚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挑衅。
\"听闻贵国近日平定内乱,国泰民安,实乃天下之幸啊。\"
他的话语听似恭维,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眼中一闪而逝的讥讽,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在试探,用看似友好的言辞,小心翼翼地撩拨着大燕王朝刚刚稳定的神经。
燕如烟不动声色,静静地看着他表演。
她的目光平静如水,深邃难测,仿佛能倒映出人心最隐秘的角落。
就在齐渊开口的瞬间,她已悄然运起了读心术。
刹那间,无数纷杂的念头涌入她的脑海。
齐渊表面上维持着使者的礼仪,内心却充满了对大燕王朝的轻视与不屑。
“哼,内乱初平?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这年轻的女官,据说权倾朝野?看能有几分真本事。”
“皇帝懦弱,朝臣新旧交替,正是虚弱之时。”
更令燕如烟心头一凛的是,在这些傲慢念头之下,还潜藏着一股更加阴冷、更加危险的东西。
那是一股隐晦的杀意,如同冬眠的毒蛇,蛰伏在暗处,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这杀意并非直接针对她或皇帝,而是指向更广阔的边境,指向那些可能被利用的棋子。
邻国,果然是来者不善。
\"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
燕如烟收敛心神,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
她没有理会齐渊的虚伪恭维,直接切入正题:
\"不知邻国,还有何贺礼?\"
齐渊似乎对燕如烟的直接有些意外,但他很快调整过来,嘴角勾起一抹更加明显的弧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贺礼,自然是有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享受着吊人胃口的感觉,目光扫过皇帝和几位重臣,带着一种施舍般的姿态。
\"我国主仁厚,听闻贵国内乱方平,根基未稳,特意派遣五千精兵,已至两国边境。\"
他加重了“五千精兵”四个字,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
\"愿驻守贵国边境,以助贵国巩固防线,防范宵小。\"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骤然凝滞!
空气仿佛瞬间被抽干,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沉重。
皇帝的面色明显变了,原本强作的镇定出现了一丝裂痕,眉头紧锁。
张清风握着佩剑的手微微一紧,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刃,紧紧盯着齐渊。